從橄欖枝到嚴厲批評 中歐關係面臨「重大攤牌」?

涉及中國對俄立場和貿易政策,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大攤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7月8日,在本月中歐峰會即將召開之前,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縱觀演講內容,香港《南華早報》形容,範德賴恩在涉及中國對俄立場和貿易政策方面的內容,對中國提出了「迄今爲止最嚴厲的抨擊」,並認爲她的演講猶如一次「重大攤牌」(major showdown)。

「我們也知道,中國對俄羅斯的堅定支持正加劇歐洲的不穩定和不安全。我們可以說,中國實際上正爲俄羅斯的戰時經濟提供支持,」範德賴恩宣稱:「我們不能接受這一點。我一直強調,中國如何繼續與普京的戰爭互動,將是未來中歐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在貿易問題上,範德賴恩則繼續指責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補貼過剩產能」,她還抨擊中方對稀土實施出口許可證制度這一正當之舉,聲稱這給歐洲製造商帶來了衝擊。

「我們正同中方接觸,以促使其放鬆出口管制……我們認爲戰略脫鉤不符合我們的利益。」範德賴恩重申,「我認爲,對歐洲而言,這將是低效且徒勞的,但我們將繼續去風險化。」

《南華早報》稱,三年多以來,中俄關系已成中歐交往中的最大症結。範德賴恩如今的說法,和北約去年的措辭非常接近,北約將中國認定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定性推動者」,這種立場甚至比歐盟官方的立場更爲激進。

然而,中方早已多次言明,中國不是烏克蘭問題當事方。對於烏克蘭危機,中方立場一以貫之,就是勸和促談。中方一直在積極推動停火止戰,中國的立場客觀公正,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烏克蘭危機長期化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方支持儘早通過外交努力政治解決危機,也願根據當事方的意願,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爲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過去一年中,在貿易問題上,範德賴恩的措辭也變得愈發強硬。

在今年1月和2月的講話中,作爲對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的迴應,範德賴恩曾一度被認爲向中方「遞出了橄欖枝」,表示對「深化貿易和投資關係」持開放態度。

但此後,她的態度又出現反覆,對華不僅仍持續提及「歐洲企業市場準入受限」、「補貼不透明」、「工業產能過剩」等話題,還不斷批評中方公佈的稀土出口管制。

當地時間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柏林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共同會見記者並現場回答提問。針對記者問及歐洲企業關注中方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問題,王毅表示,對軍民兩用物項實施必要管制是各國行使主權,也是應盡國際義務。中方的政策符合國際慣例,也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成爲中歐之間的問題。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規定並履行必要程序,歐洲企業的正常需求將得到保障。中方主管部門還爲歐洲企業設立了「快速通道」,有人故意在中歐之間炒作此事是別有用心。

《南華早報》提到,除此之外,在貿易領域,中歐之間的一些其他爭端仍在不斷髮酵。

去年10月,歐盟執委會不顧中方反對,在理由完全站不住腳的情況下宣佈結束「反補貼調查」,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爲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當時,中方宣佈對歐盟進口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7月4日,中國商務部最終裁定,歐盟白蘭地存在傾銷,7月5日起徵收反傾銷稅。其中,有34家歐盟企業符合要求,不會被徵反傾銷稅。

同日,據「玉淵譚天」消息,目前,中歐電動汽車談判的技術部分已經基本完成,只欠臨門一腳,關鍵在於歐方能否展現出相應的政治意願推動問題的解決。

7月6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歐盟執委會於6月20日公佈措施,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其醫療器械公共採購,持續在公共採購領域對中國企業設置壁壘。中方多次通過雙邊對話表示,願與歐方通過對話磋商和雙邊政府採購安排等方式妥處分歧。令人遺憾的是,歐方不顧中國釋放的善意和誠意,仍一意孤行,採取限制措施,構築新的保護主義壁壘。因此,中方不得不採取對等限制措施。相關措施是爲了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方措施只針對自歐盟進口醫療器械產品,在華歐資企業生產產品不受影響。

據報導,在當天於歐洲議會發表的講話中,範德賴恩針對氣候問題表示,歐盟和中國仍有合作的空間。「中國既是清潔技術競賽中的領先競爭對手,也是全球脫碳的重要合作伙伴。這是我們必須應對的複雜局面。我們必須在競爭中轉變方向,同時也要探索各種合作途徑。」她說道。

然而,據英國《金融時報》此前報導,歐盟推遲了本月與中國簽署氣候行動聯合聲明的計劃。對此,路透社記者也在7月7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提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則迴應,具體的問題建議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門詢問。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國始終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過去10年,中國的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增加至17.9%,碳排放強度下降了超過34%。我們將繼續同各國一道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爲綠色轉型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相較於範德賴恩持續對中國提出嚴厲抨擊,《南華早報》在其報導中披露了一段舊聞。

1984年,範德賴恩的父親、前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恩斯特·阿爾布雷希特(Ernst Albrecht)曾參與促成了下薩克森州與中國安徽省之間的夥伴關係協議,這份德國聯邦州與中國省級行政區之間的首份合作伙伴協議,至今仍有效。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應歐盟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6月30日至7月6日訪問歐盟總部並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訪問德國並舉行第八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訪問法國舉行中法外長會談並出席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新一次會議。在布魯塞爾期間,王毅同比利時首相德韋弗、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分別會見、會談。

7月2日,王毅在布魯塞爾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

王毅表示,中國不是美國,不應用美國走過的道路鏡像中國。中歐歷史文化、價值觀不同,不能因爲有差異就視爲對手,不能由於出現分歧就尋求對抗。當前歐洲面臨各種挑戰,但過去、現在、未來都不是來自中國。希望歐方真正樹立客觀理性對華認知,奉行更加積極務實對華政策。

王毅稱,面對國際局勢不確定、不穩定性上升,中歐作爲兩大力量和兩大經濟體,應加強交往、深化了解、增進互信、推進合作,共同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爲世界提供稀缺的確定性。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