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費里尼到威爾第 臺中國家歌劇院《弄臣》讓觀眾落淚
臺中國家歌劇院《弄臣》本週展開,昨晚首演大獲好評。圖/林峻永攝影,國家歌劇院提供
臺中國家歌劇院《弄臣》本週展開,昨晚首演大獲好評。歌劇院指出,有人專程快閃臺中,只爲親臨盛宴;有人沉醉在旋律裡,隨着詠歎調輕聲跟唱;也有人在最後揭曉命運的瞬間,忍不住落淚。
根據OPERABASE網站統計,威爾第的《弄臣》是10大最常演出的歌劇之一,超過3327個製作版本,已故澳洲名導伊萊亞.莫辛斯基的版本,更是從1991年澳洲歌劇院首演後,重製巡演至今逾30年。國家歌劇院2025遇見巨人系列,就是以此版《弄臣》,10月2至5日在大劇院盛大登場。
曾3度獲得英國劇場界最高榮譽「奧利佛獎最佳歌劇獎」的莫辛斯基,在其導演生涯長達40餘年中以威爾第歌劇聞名。他90年代曾發表《威爾第:後現代主義的毒瘤》一文,批評後現代解構、諷刺性與象徵性的歌劇詮釋手法,認爲詮釋應強調心理洞察、戲劇張力,以及對經典的尊重。
《弄臣》執行導演沃裡克.達德羅表示,此版製作靈感來自義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經典《生活的甜蜜》,以令人驚豔的舞臺設計,將觀衆帶回1960年代的羅馬,從弄臣狹小的更衣室,對比公爵華麗宮殿的舞廳。
莫辛斯基成功捕捉二次大戰後富人和名流的荒淫不羈對比底層生活,同時細膩刻畫父女關係中的複雜性。《弄臣》致敬電影,讓弄臣女兒吉爾達一出場就拿着八卦小報,還將公爵夫人的侍童打扮成記者,不停探問公爵下落,舞臺道具甚至還出現當時流行的國民車「飛雅特500」,呼應片中羅馬街景。
指揮張尹芳說,這個製作完全表現了威爾第音樂中的二元對立性,黑幫表面的華麗,映照出背後的腐敗,像是在非常愉悅的大調進行曲中,藏着骯髒污穢的歌詞,舞臺上衆人進行着綁架弄臣女兒的勾當,很像一部暴力美學的電影,看了會心有餘悸。
《弄臣》的悲劇性結局,現代觀衆或許難以接受,此次飾演吉爾達的日本女高音宮地江奈認爲,吉爾達在弄臣寵愛下成長,對外界一無所知,天真的性格也更顯脆弱;當認識公爵、陷入愛河時,彷彿看到充滿希望的光,即使遭到背叛,依然願意犧牲自己。飾演同一角色的另位聲樂家史黛西.阿洛姆則說,吉爾達經歷了複雜的旅程,從一個女孩一夜間變成女人,在現實世界不可能,但隨着威爾第的音樂,觀衆會看到轉變的過程。
這次演出主要角色以雙卡司呈現,10月2日、10月4日場次的「弄臣」由阿根廷裔澳洲男中音荷西.卡爾博擔綱,他被譽爲當代最受矚目的歌劇男中音之一,自2013年起陸續出演威爾第歌劇中的要角;「吉爾達」由澳洲歌劇界最傑出女高音之一的史黛西.阿洛姆演出;「公爵」將由臺灣男高音黃亞中詮釋,他曾擔任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駐院獨唱歌手,並活躍於世界各大頂尖劇院舞臺。
10月3日、10月5日場次的「弄臣」由出生於義大利的臺灣男中音陳翰威擔綱,去年曾在《法斯塔夫》以福特一角獲得好評;「吉爾達」由被譽爲「同世代最具潛力的藝術家之一」的日本女高音宮地江奈飾演;「公爵」由澳洲歌劇團的著名男高音羅莎里奧.拉.斯賓納飾演。
「弄臣」一直是男中音的指標性角色,除了聲音上的挑戰,這次製作設定角色爲「脊椎側彎」,出場時必須拄着兩支柺杖,左腿還須保持僵直、彎不起來的狀態。飾演此角色的荷西.卡爾博、陳翰威都說,彩排的前兩週他們都在互相抱怨身體痠痛,有時候導演指示加快動作時,情急之下還會不小心變「正常人」。荷西也稱讚年僅33歲的陳漢威竟能將弄臣詮釋得這麼好,「我即將滿58歲了,對我來說是飾演弄臣最剛好的年紀。」
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弄臣》無論雨果原着或威爾第改編都在諷刺當朝,如今無需擔心政治正確的問題,莫辛斯基將時空挪移到二戰之後的義大利,奢糜上流搭上黑手黨、買兇殺人有其脈絡可循。經典要結合時代意義,才能讓一個世紀前的社會議題(故事)有了今日可以同理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