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李明哲醫師年輕時滿腔熱血,曾帶領醫學生罷工,也曾爲守護偏鄉長留花蓮。(圖/記者湯興漢攝,下同)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新北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爲臺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己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在李明哲的辦公室中,他侃侃而談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他指出,自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妹妹兒時罹患猛爆性肝炎,母親幾乎每天往返醫院,他近距離感受醫病之間的互動,覺得「若家裡有醫生,媽媽就不會這麼累」,而此念頭也成了他選擇行醫的動力。
在北醫就讀時,李明哲不像許多學生只顧課業,他在寒、暑假都投入社團服務,常跑偏鄉義診,也在那時對於花蓮的好山好水、純樸民風留下印象。他笑說,當時的生活和勤跑基層的民代一樣忙,而那些歷練也讓他對於社會正義更加敏感,尤其是弱勢族羣。
李明哲追求公平正義的精神大發揮,是在臺灣史上唯一一次醫學生罷工。他回憶,當時他是實習醫師,在某家財團法人醫院南部分院服務,而院方原本承諾實習醫師歷練一段時間後可回北部,後來卻宣佈要一直待在南部,這讓許多實習醫師深感不平,於是推舉他當總召,最後串聯各校約400人罷工,「我們直接把呼叫器放進袋子,不再接指令」。
此事讓該醫療體系高層深感震驚,後來妥協,改宣佈實習醫師可輪調,罷工僅一天便結束,但這些醫學生雖爭取到合理權益,李明哲和其他3名帶頭者卻被列入「永不錄用」名單。這對他當然是打擊,不過花蓮慈濟醫院正好在那時邀請他,而他也掛念花東之美,於是決定前往,卻沒想到一待就是好多年。
李明哲原本打算僅在花蓮服務1、2年,是當地狀況讓他改變心意。他說,當時醫師人力極度不足,假日值班時,整間醫院的外科醫師只有他一人,急診、病房、加護病房、手術室全都得顧,甚至曾連續值班16天。能夠挺下來沒走,主因是花東醫療資源太匱乏,他的正義感要他留下來。
針對當時的匱乏情形,李明哲舉例,某次臺東送來一名氣胸患者,救護車跑3小時抵達花蓮,但轉送前沒有放胸管,結果病人中途在壽豐便斷氣,那時他就在想,若沿路有具備基本處置能力的醫師可介入,或是先插胸管,這條命應該不會失去,而也是從那天起,他更下定決心留在花蓮,要讓當地醫療提升。
▲李明哲認爲理想的醫療團隊不能只有技術,更重要是必須有「溫度」。
後來在老師建議下,李明哲開始透過與臺大醫院的建教合作,半年花蓮、半年臺北交替接受訓練,這使他能持續守護偏鄉,也能學到最新技術,再將方法帶回花蓮。他說,他不是完整臺大訓練出身,但同儕都當他是自己人,更重要的是,這讓他能將先進的見識與專業,應用在真正缺乏資源的地方。
多年過去,李明哲笑說,他以前很熱血,現在還是,而如今成爲院長,更清楚醫院存在的意義,「醫院不是隻爲了救人,還要幫助人」,能救回來當然最好,救不回來,也要給予尊嚴和陪伴。
對於雙和醫院發展,李明哲說,醫療團隊將與社區緊密連結,在民衆最需要的時刻成爲依靠,而他也會持續將自己在偏鄉培養出來的責任心與正義感,帶入這家位於都會區的醫院,希望能讓更多人感受醫療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