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從容容」與「連滾帶爬」的時代共鳴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一句「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竟讓兩岸網友同時在螢幕前會心一笑,甚至「笑着笑着就哭了」。

「本來應該從從容容、遊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這句出自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多年前在臺北市議會質詢前市長柯文哲的經典金句,在2025年下半年透過音樂人王搏的創意改編,以一首《沒出息》神曲的形式,在抖音平臺爆紅。

這首歌曲不僅在大陸網路社羣引發共鳴,更紅回臺灣,甚至發展出多國語言版本,成爲罕見跨兩岸網路現象。這個現象背後,不僅僅是簡單的網路迷因傳播,更深刻反映了當代社會的集體心理狀態與兩岸民衆的情感結構。

王世堅《沒出息》神曲的爆紅,始於音樂創作人王搏的創意發想。他擷取了王世堅過去質詢柯文哲的片段,將其中充滿戲劇張力的語言節奏配上了電子音樂,創造出這首充滿魔性魅力的《沒出息》。歌曲中,王世堅激動的語氣、拍桌甩頭的肢體動作被精準卡點,形成一種悲壯又荒謬的強烈反差感,成爲歌曲迅速傳播的關鍵因素。

這首歌曲的傳播路徑相當特殊。它起源於大陸抖音平臺,隨後紅回臺灣,最後發展成爲國際性的網路現象。從傳播學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典型的跨境文化反饋案例:臺灣政治人物的質詢內容,在大陸網路社羣被創意改造後,又重新引進臺灣並獲得接受與再創作。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現象迅速超越了原本的政治框架,發展出各種創意形式。世界各地網友紛紛加入挑戰,將歌曲翻唱成韓語、日語、粵語與英語版,更有網友創作出交響樂版等改編版本,讓這首源自臺灣政治質詢的歌曲意外成爲全球網路焦點。

王世堅《沒出息》之所以能夠跨越政治隔閡,在兩岸引發共鳴,其核心在於歌曲內容精準擊中了現代社會的普遍焦慮。歌曲中理想與現實的強烈對比,恰恰是當代年輕人生活狀態的寫照。

在大陸社羣平臺上,有網友深刻解析這首歌引起共鳴的原因,認爲這段話描繪了從學生時代到中年危機的人生軌跡。這種解讀清晰呈現了歌曲如何貫穿一個人不同生命階段的掙扎。

這首歌曲之所以被大陸網友稱爲扎心單曲,正是因爲它觸及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實況。無論是面對職場的無奈、學業的壓力,還是生活中的拖延,這兩句話幾乎能完美契合。王世堅的質詢片段,意外成爲年輕人對自身狀態的一種黑色幽默。

王世堅作爲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按理說在大陸網路環境中本應帶有敏感的政治色彩,然而《沒出息》的爆紅卻成功實現了政治符號的娛樂化轉化。兩岸網友得以拋開政治立場的對立,單純享受他言辭與畫面的戲劇性,達成一種罕見的娛樂共鳴。

這一現象反映了網路時代政治人物形象傳播的新模式。在短影音平臺,嚴肅的政治內容可以被解構、重組,轉化爲純粹的娛樂素材。王世堅本人對這一現象的迴應也展現了高度的幽默感,他誇獎網友都是創意人才,對網路世界的創造力表示讚歎。

這種去政治化的解讀使得原本可能引發對立的內容,反而成爲連接兩岸網民的橋樑。分析認爲,大陸網友欣賞的不是王世堅的政治立場,而是他敢言直率、爲民衆發聲的人格魅力,欣賞的是那種直抒胸臆的政治表達。

《沒出息》現象也引發了關於政治與娛樂界的討論,這首歌曲的爆紅確實帶來了某種文化影響效果。王世堅靠幽默與直率的個人魅力,讓大陸民衆接觸到臺灣政治人物的表達方式。

王世堅的各種金句,原本就在臺灣網路社羣有一定的傳播基礎,而這次《沒出息》的爆紅,則是將其影響力擴展到前所未有的範圍。這種現象展現了網路時代文化傳播的新特徵。

王世堅《沒出息》現象揭示了一種新型的跨域文化交流模式。在適當的創意包裝下,即使是最不可能的內容,也能跨越政治與文化的差異,觸及截然不同的受衆。(作者爲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