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Akash 到 MR-SAM!印度防務產業進入國際市場 防空系統掀關注

▲印度8月成功進行綜合防空武器系統首次飛行試驗 。(圖/翻攝自X/印度國防部長辛格)

記者陳弘修/綜合報導

在國際防務產業版圖中,印度角色逐漸浮現,從研發到部署先進防空平臺的能力,包括 Akash 與 MR-SAM 系統,除持續升級外也具實戰紀錄。有學者在近期的臺灣演討會中建議,臺灣可考慮將印度防空系統視爲合作對象,以強化多層次防空架構。

根據印度官方與媒體公佈資料顯示,印度 2024 至 2025 財年的防務出口金額約爲 2.7 億美元(約新臺幣 850 億元),創下歷年新高。主要出口項目包含布巡弋飛彈、多管火箭系統、Akash房康防空飛彈。

其中,亞美尼亞已於 2022 年簽署協議採購 15 套 Akash-1S 系統,並在 2024 年 11 月開始交付,用於加強防禦無人機與低空目標。此外,印度正與菲律賓洽談 Akash 系統採購案,也顯示印度產品已逐步進入國際市場,希冀擴大出口版圖的期盼。

對此,在臺研究國際政治的專家也表示,印度國防自主能力逐步成熟,在可靠且相對中立出口國的前提下,或許是臺灣值得考慮的合作伙伴。以防空系統與電子戰爲例,臺灣傳統主要供應來源爲美法等地,如果價格合理、技術可信,對臺灣而言,這個新選項不僅能降低對單一供應國的依賴,還能增加彈性與供應安全的戰略價值。

談到印太地區今年七月連續舉行了四場軍演,包括美軍、美日韓聯合演習、美澳等19國,專家認爲,從這些演習的頻率和規模顯著提升觀察彈道飛彈、高超音速武器和海上力量,可以發現防空日益重要且需要先進科技支撐,對臺灣而言,在軍售上的確可思考是否有更靈活與務實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