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600億到負債325億,4年的時間紅星美凱龍到底經歷了什麼?

昔日家居賣場“一哥”紅星美凱龍在獲得國資入股後,非但沒能起死回生,反而越來越不被消費者信任?

五一將至,曾經的“全球Mall王”紅星美凱龍公開對外承諾:我們將投入超1億元的資金,作爲五一消費補貼回饋新老用戶。

有些人在底下評論道:“這錢落在實用的物品上,才叫補貼。”

可見消費者對紅星美凱龍的信任感下降了。畢竟一個月前,在廈門1號店,被爆有9位消費者被騙,涉案金額超80萬元。

他們都在一家名爲“紅墅棠整木定製門店”的四星級商戶,下單了整木定製家居服務。

結果沒幾天人去店空,他們說:

“我們都是衝着紅星美凱龍的“家裝家居先行賠付”理念,才選擇了入駐其中的商戶。可是事發之後,紅星美凱龍並未像承諾的一般賠付。”

這與5年前說到做到的“家居一哥”可謂天差地別。

曾經市值超2600億的紅星美凱龍,真的不行了嗎?如今被限制高消費的車建新,還能續寫紅星美凱龍的神話嗎?

車建新,紅星美凱龍(以下簡稱紅星)的締造者,生於1966年的江蘇常州。家境貧寒,父兄都是泥瓦匠。

沒有父母託舉,16歲的車建新不得不輟學進入社會。爲了能和家人組成蓋房、打傢俱的一條龍團隊,車建新絞盡腦汁跟着師傅學習。

2年的時間,他就從小學徒成長爲一名新師傅,開啓了帶徒之旅。

與生俱來的那股子拼勁,讓他不安於現狀,總想折騰出點兒名堂。

恰逢有人問車建新能不能打一套組合傢俱。雖然沒經驗,可他敢說敢幹。借了600塊,在專業老師傅的指導下,完美地交付了產品。

由此也點燃了車建新的創業夢。

他先開了家小作坊,專門製作新款傢俱。由於他專業負責、熱情周到,打出的傢俱又時髦,找上門的客戶越來越多,傢俱作坊也升級爲門市部。

1991年,門市部再次升級,改爲紅星傢俱城。

作爲常州首家大型傢俱專營商場,車建新用“前店後廠”經營模式,讓用戶身臨其境,既能看到實物,又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口碑也急速攀升,紅星成了用戶心中的家居必選項。

他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木匠,變爲常州首屈一指的傢俱大戶。

不到10年的時間,他用野心、洞察力和用戶思維,創造了過億的收入。

緊接着紅星連鎖開遍常州,但發展也遇到了問題。

車建新沒有猶豫,放下生意,遠渡重洋,出國學習去了。

在美國,他見到了沃爾瑪、家樂福等以平臺運營產品的模式。雖然覺得很好,卻並未應用到紅星的實際運營中。

這時,肯德基進入中國,很多孩子都搶着吃到第一口漢堡和薯條,車建新的女兒車一鳴也不例外。

即使每天工作14小時,車建新也必須滿足女兒的願望,誰讓他是個女兒奴呢。

因爲人氣過於火爆,車建新父女倆在肯德基店裡排起了長隊。

無聊的他開始胡思亂想,突然他說:“既然肯德基可以做連鎖,那紅星爲什麼不可以做連鎖呢?”

他的紅星發展規劃思路一下子打開了。怪不得他在女兒的婚禮上說:“我有今天全靠我的寶貝女兒。”

事後陳建新回憶說:“當時的中國,香港迴歸,外企進入國門,是契機也是牢籠。如果紅星轉型不成功,或許就會淪爲代工廠。”

接下來就是選好的企業、選好地方,複製沃爾瑪的運營模式。

又是2年,車建新在上海,首創了我國首家自主特色的家居連鎖商Mall,並命名爲“紅星美凱龍”。

買地、建Mall、招商,短短几年,紅星的家居連鎖商超,在全國遍地開花。

紅星的崛起也帶來了意外之喜,國外的家居巨頭百安居、家得寶都被擠出了中國市場。對於國內的傢俱企業,也是好事一樁。

自此,車建新和紅星都進入了輝煌快速發展期。

紅星地產負責建商場,紅星運營管理,“家居+地產”讓車建新在接下來的10年賺了個盆滿鉢滿。

2012年,紅星成功進入米蘭國際傢俱展。作爲首家進入的中國企業,它的國際影響力可見一斑。

3年後港股上市,5年後A股上市。

更可喜可賀的是,身價385億元的車建新穩居常州首富,還坐上了中國傢俱行業的頭把交椅。

此時紅星的營收比排名後四家的總和一樣多。

至此,車建新全力進軍房地產,這也是他後半生最悔恨的決定。

和2010年開始以房養Mall不同的是,車建新開始all in房地產。

還是2018年,車建新斥巨資,花1800億買了20塊地皮,準備全力打造“住+商業”的紅星王國。

這時70%的負債率,已經拉起了警戒線。媒體都已經嗅到了危險,可車建新絲毫不在意,還自信心爆棚地說道:“我們不是急於擴張,如果再早些進入房地產市場,紅星早就實現千億目標了。”

可惜一年後,他的豪言壯語就淪爲了笑話。

2020年,房地產業突然爆冷。

沒有察覺的車建新,反手花47億接手了金科股份。誰知這隻燙手的山芋只值7.6億,成爲接盤俠後,紅星瞬間損失40億。

對於此事,不少員工吐槽:“這哪是資產千億呀,是負債千億吧。”

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末,紅星的總資產達到了最高值2678.62億元。

看似光鮮的數據背後是可怕的債務,負債值也達到了新高1966.02億元,負債率也更是超過了73.4%。

看着已經搖搖欲墜的紅星,車建新才意識到自己的瘋狂擴張是錯的。

即便追悔莫及也於事無補,他只能靠“割肉賣子”留住紅星。

他忍痛賣掉大量股份,還關停了大量門店。

阿里在這期間,拿下了紅星超過13.7%的股份,晉升爲第二大股東。

次年,車建新又把紅星地產的70%股份賣給了遠洋集團和遠洋資本,退出了地產行業。

2023年,車建新把29.95%的紅星股份賣給了國資建發,一併讓出了控股權。

這幾年間,還關停了67家商場。

套現了140億,可對於紅星的困局,381億元的債務和每年天價的利息。這點資金依舊杯水車薪。

加上建發明確表態不予承擔車建新的債務問題,他必須想法自救。

曾經被看好的愛琴海項目,也並未解決燃眉之急。

更可悲的是,紅星的股權被凍結,涉及金額達到4800萬元。使得他想通過減持股份的大招也無計可施。

去年,他還新增了5條被執行人信息,累計債務金額達20億元。

不僅如此,他還被7家法院追着討債。這陣仗也是極爲罕見的。

58歲的車建新看着滾雪球一樣的債務,也很頭疼。

而紅星也並未脫離困境,14年財報顯示歸母淨利潤損失29.83億元。曾經的一哥和他的孩子還真是禍不單行啊。

看到這個結局,很多網友跳出來奚落:“這就是業務不專注的下場。”

也有人說:“如果他不是貪多冒進,想要實現多元化發展,或許就是另外一個結局。”

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果?如果有,就不會有失敗。

不過,這件事也給我們所有人提了個醒:

就像雷軍在《小米的創業思考》中說的:“專注到極致,纔會有好結果。”

參考文章:

新浪財經:《高管落馬、股東破產、商戶跑路:紅星美凱龍,到底怎麼了? | BUG》

環球網:《一頓肯德基吃出數百億身價,你錯過了多少致富機會》

融中財經:《虧了2200億,常州首富,申請破產》

金融界:《生態浪潮下的產業新生!紅星美凱龍M+家裝設計中心戰略升級》

北京時間財經:《兩年虧損52億!建發巨資入主紅星美凱龍,緣何淪爲“雙輸困局”?》

第一財經:《從白手起家到“商業帝國”傾塌,曾經的家居首富走向重整之路》

作者:盼盼

編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