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5%喊到30% 臺積電全年營收預測上調、股價挑戰歷史新高
法說會釋出強勁展望,臺積電在新臺幣升值、全球關稅陰影未散下,仍罕見主動上修全年美元營收成長預期,從24-26%拉昇至30%,市場視爲強烈成長訊號。 路透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18日續揚收在1,155元,上漲25元、漲幅2.21%,盤中最高觸及1,160元,追平歷史高點。法說會釋出強勁展望,臺積電在新臺幣升值、全球關稅陰影未散下,仍罕見主動上修全年美元營收成長預期,從24-26%拉昇至30%,市場視爲強烈成長訊號。
法人指出,儘管匯率對臺幣營收構成逆風,但實際觀察臺積電內部產能、客戶投片與製程滲透情況後,不難理解公司何以無懼外部雜音、逆勢喊高。
首先,先進製程的需求熱度遠超預期。無論是3奈米、5奈米或4奈米,整體產能利用率幾乎維持滿載。5/4奈米家族因供給緊繃,臺積電甚至已調動臺中7奈米產線設備跨製程支援,拉昇月產能至近16萬片;3奈米則正全力擴產,年底前產能將增至13.5萬片,並預計2026年底達到16萬片水準。
其次,AI與高效能運算(HPC)晶片需求帶來的結構性轉變,正重塑整體接單格局。臺積電在本次法說中強調,公司承接全球大多數AI相關晶片訂單,包括蘋果(Apple)、輝達(NVIDIA)、超微(AMD)、英特爾(Intel)、博通(Broadcom)等核心客戶,對臺積電的依賴程度已非其他晶圓廠短期可撼動。
此外,先進製程的壟斷性優勢日益明顯。業界人士直言,目前在3奈米以下製程能夠穩定量產且擁有高良率的業者,全球僅此一家。隨着2奈米制程佈局展開,新竹寶山F20、高雄F22陸續開出產能,並預計2026年進入A16世代小量生產,臺積電將持續維持技術領先與客戶綁定的雙重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第2季新臺幣營收落在財測區間中下緣,但毛利率表現不俗,達58.6%,爲預期上緣,主因來自高階製程挹注與成本結構持續改善。法說中臺積電進一步指出,即便美國、日本等海外廠區仍處爬坡初期,相關成本稀釋已被總體效率所抵銷。財務長黃仁昭也強調,臺積電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影響毛利率的因素超過六項,因此單一變數所造成的衝擊有限,整體獲利結構仍具高度韌性。
展望第3季,臺積電預估美元營收介於318億至330億美元,維持穩健成長,全年營收目標也不再保守。面對匯率波動與政策風險,公司選擇以主動上修來宣示信心,清楚表態:營運動能來自結構性實力,而非短期利多堆疊。
延伸閱讀
整理包/臺積電法說會 八大重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