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億漲到54億 馬文君批軍博館預算失控:國防部監督失職

國防部預計在北安路明水路口旁打造國家軍事博物館。圖/北市環保局提供

位於臺北大直的國家軍事博物館預算17億元的總經費飆升至54億元、延後至民國115年完工,立委馬文君指出,該案歷經三次設計變更、預算追加逾8千萬,卻僅罰廠商300多萬元,質疑國防部失去監督角色,成爲廠商「提款機」。

馬文君表示,軍博館工程原定於110至112年間完工,初期編列預算約17億元,之後經設計修改與施工問題不斷追加,最終總金額高達54億餘元,預算膨脹超過三倍,工期也從三年變成五年。

根據國防部資料,軍博館歷經三次重大設計變更:111年4月補強基樁承載能力、113年1月補強鋼構結構強度、113年8月則爲帷幕牆抗風樑柱補強,三次變更共追加預算8356萬元,並導致工期延後318天。

然而,這三次重大更動所衍生的罰款僅計318萬元,馬文君痛批,等於廠商只付出不到4%罰金,就換來8千多萬預算,明顯罰則與獲利不成比例。她質疑國防部「不痛不癢的處罰」,讓廠商不斷透過變更設計追加經費,造成公帑浪費。

馬文君指出,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部分設計錯誤屬「可預見性高」項目。例如,國防部預計將大型飛機懸吊在館內天花板,但直到建到二樓才發現一樓柱體無法支撐,才急就章修改設計。這類結構性問題原本可於設計初期充分掌握,卻拖到動工後才發現,顯見規劃與監造嚴重疏漏。

國防部對外說明,這些變更均爲施工過程中由專管、設計及營造單位所提出,非國防部主動要求。但馬文君強調,國防部有責任在規劃與設計階段全面審覈評估,施工期間也應主動監督,不能事後推諉卸責。

馬文君呼籲,立法院凍結部分軍博館預算,就是要求國防部對預算飆升、工期延誤與監督失當的爭議給予明確交代。她強調,納稅人有權知道這筆高達54億元的重大建設,爲何會淪爲「預算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