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雨高風險區…新北87萬戶逾30年屋 立面修繕有補助
新北屋齡逾30年住宅約87萬戶,佔全市約50%,近5年立面修繕有293棟,屋齡15年以上合法建物即可申請,每案最高補助1500萬,中和區「益興公寓大廈」花費1100萬做立面修繕,市府補助485萬,住戶按面積分擔30萬至43萬,主委吳國榮坦言,過程最難在住戶意見整合。
板橋、新店、中和、永和等地發展得早,老屋密度高,是發生瓷磚雨等事件高風險區。益興公寓大廈屋齡38年,樓高6層樓、有18戶。吳國榮說,近年社區外牆瓷磚剝落嚴重,幸運沒砸傷人,卻常嚇出一身冷汗,透過說明會得知市府有立面修繕資源,他花3年時間逐一溝通、說服,終於完成意見整合。
吳直言,過程中,有住戶對要花30、40萬有猶豫,低樓層住戶意願偏低,他告訴住戶,立面修繕不只保護往來的用路人,也是保護自家人,立面改善不僅變安全,門面更好,對房價也有利。
新北市都更處長林炳勲表示,老舊不等於危險,屋齡是參考指標,關鍵在建物結構維護及檢修,重建不是唯一解方,近年將整建維護納入多元都更範疇,透過立面修繕、耐震補強、弱層補強、增設電梯等,比等待改建更快達陣。
政大地政系教授孫振義說,立面修繕除風險下降,房屋價值提升是誘因,有些社區會一併處理屋頂防水、騎樓順平等問題,是房屋延年益壽好方法。孫建議各縣市政府應推動30年以上大樓外牆申報,引導管理人落實檢查,有危險之虞者要求強制加保,意外險保費隨風險增減,能驅動民衆儘早修繕。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說,建物如同人一樣需要定期保養與修護,臺灣對房屋門面清理、維護風氣較低,想要翻轉這個困境,要靠社會集體意識,及政府政策工具來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