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車市消費,多地汽車置換補貼“紅包”再來襲

近日多地重啓汽車置換補貼政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髮現,廣西、雲南、甘肅、深圳等地已發佈最新政策,並制定了補貼資金每日使用計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簡稱“乘聯分會”)分析指出,今年7月下旬第三批補貼資金已下發各地,部分地區的以舊換新逐步重啓,補貼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有望改善8月車市增速。

最高1.5萬元,多地補貼重啓

今年7月底,廣西商務廳宣佈爲統籌做好下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有序恢復各品類以舊換新活動,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於2025年7月31日-12月31日期間恢復開展2025年廣西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活動,最高可補1.5萬元。

廣西商務廳稱,每日將投放400萬元資金額度,補貼名額先領先得,以成功鎖定名額爲準,當日資金額度一旦用完,即停止該日申請。本次活動規則既爲消費者提供了相對充裕的參與窗口,又通過 “先領先得”的機制確保了補貼發放的公平有序,有望在激發消費潛力的同時,爲汽車市場注入持續的活力。

雲南省也調整了補貼申領方式:從2025年8月12日起,補貼資金及補貼名額根據國家和雲南省資金分配情況制定每月每週每日資金和補貼名額限額使用計劃,補貼資金每日投放約600萬元,上午10時開放申請,先領先得,用完即止。補貼標準方面,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車類型爲新能源車的單臺補貼1萬元,新車爲燃油車的單臺補貼0.8萬元。

此外,甘肅、深圳等也在最新政策中提到補貼發放按照“先領先得”原則,額度用完即止。

補貼有望助力車市增速改善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被列爲2025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汽車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置換更新補貼則是驅動汽車消費的關鍵動力。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有效促進消費增長、綠色轉型和資源循環。

乘聯分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1272.8萬輛,同比增長10.1%;其中7月乘用車零售182.6萬輛,同比增長6.3%。

“國家‘兩新’(即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加力擴圍拉動效果突出,形成了上半年的‘政策紅包’效應。”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隨着第三批補貼資金下發出現空檔期,加之各地高息高返的政策收縮,貸款返利補貼車價的力度大幅縮小,導致消費者感知的購車成本上升,形成新一輪觀望情緒。同時,經銷商銷售壓力劇增,這使得7月車市增速從3月-6月的15%回落至6%左右。

乘聯分會認爲,今年7月下旬第三批補貼資金已下發各地,部分地區的以舊換新逐步重啓,補貼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有望改善8月車市增速。

乘聯分會8月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1日-10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45.2萬輛,與去年8月同期相比下降4%,但與上月同期相比增長6%,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319.8萬輛,同比增長10%。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