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蚵仔麵線|探訪臺北後山埤30年在地小吃!大腸麵線、魯豆腐、碗粿,一次滿足!
走進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巷弄間的《春來蚵仔麪線》,迎接我的不僅是那股濃郁的蒜香,還有彷彿穿越了三十年的在地情懷。
這家開業超過30年的老店,位於捷運後山埤站2號出口附近,走出來不用兩分鐘就能找到。
雖然店面看起來有些歲月痕跡,但簡單的座位和乾淨的環境,讓人感覺溫馨又舒適。這次,我試了店裡幾道招牌美食,包括大腸面線、綜合面線、魯豆腐、碗粿,真是讓人胃口大開。
春來蚵仔麪線|探訪臺北後山埤30年在地小吃!大腸面線、魯豆腐
先來說說這個最受歡迎的大腸面線。光是端上桌,細膩的面線散發着淡淡的柴魚香,讓人忍不住吞口水。
大腸煮得很透,入口即化,但又保有一點Q彈的口感,處理得乾乾淨淨完全沒有腥味。
老闆貼心地在桌上擺滿了蒜蓉和自制辣椒醬,根本就是大腸面線的靈魂調味料。
加上滿滿蒜泥和一匙辣椒,面線整個味道瞬間升級,一口接着一口完全停不下來。
這種組合是讓人回味無窮的那種,不過它並不會重到讓人覺得膩,反而是那種會讓人想再多來幾次的好吃。
蒜蓉的濃郁和辣椒的微微嗆辣,讓每一口大腸面線在嘴裡都像是味覺的狂歡。
說真的,如果有機會,這是我會推薦給朋友的必點項目。
特別是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偏愛大腸這種軟嫩又微帶Q度的口感,那這碗麪線你絕對不會後悔。
蚵仔個頭不算小,放在碗裡顯得非常豐滿,而且最重要的是,吃起來完全沒有腥味,反而有股海鮮的鮮甜。
蚵仔軟嫩滑順,搭配大腸的鹹香和麪線的滑潤,吃起來特別爽口。
這種綜合面線真的讓人有一種「兩種美味一次滿足」的滿足感。
春來蚵仔麪線|探訪臺北後山埤30年在地小吃!大腸面線、魯豆腐
這一碗綜合面線讓人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每一口都充滿了鮮美的海味和肉香。
如果說大腸面線是經典中的經典,那綜合面線就是加強版的滿足,絕對值得嘗試。
豆腐經過炸制後再滷,外皮微酥,內部則是軟嫩多汁。
這樣的處理方式讓豆腐的口感更有層次,而且滷汁入味,鹹香中透着豆腐的清香。
拿一塊豆腐沾點桌上的蒜泥或辣椒,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春來蚵仔麪線|探訪臺北後山埤30年在地小吃!大腸面線、魯豆腐
與其說它是一道小菜,不如說它是一種襯托主菜的精緻搭配品,完美地爲整餐增添了豐富的層次感。
建議吃的時候稍微加一點黑醋,那酸酸的味道和滷豆腐真的是絕配。
春來蚵仔麪線的碗粿不大,但非常Q彈有嚼勁,裡面的米漿香氣濃郁,吃起來有股溫暖人心的家常味。
上頭鋪着一點肉燥,增加了一些鹹香風味。碗粿本身不會過於油膩,帶點米香和醬油的淡淡香氣,每一口都是簡單而溫馨的味道。
春來蚵仔麪線|探訪臺北後山埤30年在地小吃!大腸面線、魯豆腐
碗粿並不是每次來都一定會點,但有時候特別想吃這種米食的感覺時,它就是最佳選擇。
可以在點一碗麪線的同時,加個碗粿作爲補充,真的會讓人吃得心滿意足。
這樣簡單的食材經過細心的調味和火候的控制,呈現出來的是讓人一吃就記住的美味。
春來蚵仔麪線就像是臺北的一角庶民美食地圖中的一個小小珍寶,讓人感受到親切和滿足。
如果你是外地人,想要體驗臺北市井小吃文化的話,來這裡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另外,一定要記得加蒜蓉和辣椒,這是讓整碗麪線滋味更加豐富的靈魂。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大口吃麪線,再搭配幾道小菜,這種飽足感和滿足感真的很難用言語形容。
這次的體驗真的讓我對於春來蚵仔麪線有更深的喜愛,沒想到這樣隱藏在巷弄間的店家,竟然能帶給我這麼多的驚喜。
下次來臺北,不妨安排個空閒的下午,來一趟春來蚵仔麪線的小旅行,品嚐這道地的味道吧。
春來蚵仔麪線-後山埤(美食推薦,美食,美食小吃,銅板美食,在地老食,美食老店, 美食餐廳)
110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743巷7號
週一公休|07: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