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美食盛宴,如何用清淡飲食讓健康“彎道超車”?
餃子上桌年味足,大魚大肉先忍住,
清淡飲食來過渡,腸胃舒適不添堵!
春節假期,美食來襲,
我們不僅要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
更要注重飲食的營養均衡。
通常我們一提到清淡飲食,
很多人會聯想到白粥、
水煮菜等清湯寡水的飯菜。
其實,您可能誤會啦~
來一探究竟吧!
清淡飲食是指在營養充足並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並不是只吃素,不吃肉。清淡不等於無味、無油、單一,它應該是食材全面、營養均衡的同時,選擇健康的烹飪方法。
春節期間面對美味佳餚如何做到清淡飲食呢?
幾個小tips分享給大家:
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核心推薦,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食物一樣都不能少,每人每天應保證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每天攝入穀類食物200~3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每天攝入薯類50~100g。在肉類的選擇上,魚、蝦類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禽類(雞、鴨、鵝等)去皮後脂肪含量相對較低,脂肪酸組成優於畜類(豬、牛、羊等)脂肪。儘量選擇新鮮、天然的食材,避免選擇過度加工的食品。
選擇合理的烹飪方式
清淡飲食,烹飪方式很重要,應該多選蒸、煮、燉、煲的方式,避免油炸等烹飪方式,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和熱量。烹飪時還要控好量,把好“油、鹽、糖”關。《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人每天烹飪油儘量控制在25~30克,鹽不超過5克,添加糖不超過25克。
特殊人羣飲食應注意
“限脂、限鹽、控糖”
患有膽囊疾病,胰腺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壓等疾病的人羣,春節期間飲食需要限制脂肪攝入;高血壓患者還需“限鹽”,鹽攝入量每天應小於5g;糖尿病患者,飲食應“控糖”,增加全穀物、粗糧的比例,減少精白米麪的攝入;兒童、青少年在過節期間要限制含糖飲料的攝入。
總之,清淡飲食只要在保證營養充足均衡、食材豐富多樣的前提下,使用適宜的烹飪方式,選擇優質的畜禽魚肉,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特殊疾病患者特殊飲食禁忌的,具體還需諮詢醫生。
來源 | 青島新聞網教育綜合自濟南疾控微健康微信公衆號、山東教育發佈
家長粉絲們經常錯過消息
星標青島新聞網教育
查收島城教育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