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防詐 券商公會:牢記五不妙計

年節將至,券商公會提醒民衆提高防詐意識,選擇合法且可靠的投資管道,纔是確保資產安全的關鍵。圖/本報資料照片

農曆新年將至,各行各業的年終獎金已陸續發放,許多民衆開始思考如何妥善運用紅包,讓手上資金髮揮最大效益。券商公會提醒,選擇合法且可靠的投資管道,纔是確保資產安全的關鍵。

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許多人會透過社羣媒體自學財經知識,但若遇到標榜「穩賺不賠」、「短時間翻倍」或「低風險高獲利」的廣告,這些往往是詐騙集團慣用的話術。提醒民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任何投資能夠保證獲利,所以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投資訊息,牢記「五不」妙計,也就是不接陌生來電、不點未知連結、不聽投資明牌、不怕莫名威脅、不給個人資料,提高自身警覺,避免掉入詐騙陷阱。

券商公會指出,近期發現有不少國際證券期貨業者,透過網路平臺招攬國人投資外國有價證券、外匯、選擇權等金融商品。這些國外的機構未在臺灣取得證照,不是經過政府覈准的合法業者,當發生交易糾紛時,投資人的權益無法獲得保障。

因此,券商公會呼籲民衆投資前應先對投資平臺和商品的合法性進行查證。金管會已建置「防範非法證券期貨業宣導專區」,可提供民衆查詢合法業者名單,該專區也列有非法業者態樣、詐騙類型、投資警示與宣導資料等,民衆投資前可多加上網查看參考,以保障自身權益。

除此之外,證券商公會官網「非金管會覈准之證券期貨業者及商品專區」及「國際投資警訊專區」,也可以查詢相關非法業者警示,以及海外投資應注意事項。

券商公會強調,民衆對於接收的證券期貨訊息如有詐騙疑慮時,可撥打證券周邊單位共同設置之「證券期貨反詐騙諮詢專線(2737-3434)」尋求協助。最後提醒民衆,證券投資要找國內合法證券商,財產安全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