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忙 不負好時光 聊城多措並舉夯實"齊魯糧倉"根基

春回大地,在聊城市的廣袤田野上,5.58萬臺農機整裝待發,19.2萬噸化肥整倉待運,40餘萬畝高標準農田汩汩潤澤麥田。作爲全省糧食總產超110億斤的重要生產基地,聊城正以“早”字當頭、“實”字託底,在春耕備耕關鍵時節交出亮眼答卷。

科技賦能 小麥春管精準發力

在東昌府區辛王順豐家庭農場,農技專家正操控無人機爲千畝麥田噴灑葉面肥。去年通過推廣“雙晚”技術,全市677萬畝小麥(較上年增加約3.7萬畝)實現足墒播種,一二類苗佔比穩定在90%以上。去年10月份,全市月平均降水量32.1毫米,較常年增加6.3%,大部分地塊做到了適期晚播、足墒播種,苗情普遍較好。受10月-11月氣溫偏高影響,部分播種相對偏早、播量偏大地塊出現旺長趨勢。針對部分旺長麥田,市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及時下發《切實抓好小麥田間管理控旺長促壯苗保安全越冬的通知》,指導各縣(市、區)因苗因地、因墒因時開展鎮壓及化控,121萬畝麥田完成機械化鎮壓,5萬畝採用智能滴灌系統精準控旺,有效保障了小麥安全越冬,夯實了全市夏糧基礎。

物資先行 春耕保障底氣十足

備足“糧草”好種田。前幾天,一輛滿載化肥的運輸車駛進了安樂鎮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一袋袋化肥、農藥等春耕物資送到了村民家門口。“現在買化肥就找服務中心,送貨上門,質量有保障,每袋還便宜。”村裡一位村民說。早動手、早採購,東昌府區的辛王順豐家庭農場已儲備優質化肥上千噸,保障今年春耕生產用肥不愁。

從總量看,目前全市春耕備耕物資供應充足、保障有力。全市化肥總資源19.2萬噸、農藥總資源667.5噸、種子總資源8148.5噸,均大於總需求數量。更讓農戶安心的是,全市4400臺深鬆整地機已完成檢修調試,70餘臺高性能播種機即將投入春播作業。“今年新購置的農機具能享受35%補貼,我果斷換了臺智能播種機。”正在辦理補貼手續的一位村民向我們介紹。

基礎攻堅 高標準農田顯成效

在茌平區馮官屯鎮,縱橫交錯的地下管網正將黃河水引入麥田。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1月下旬,全市平均降水量僅有16.0mm,較常年(34.4mm)偏少18.4mm,加之整體氣溫較常年偏高,部分冬前播種墒情不足、鎮壓不實以及砂壤土地塊,不同程度呈現旱象。面對旱情進一步發展形勢,去年建成的40.6萬畝高標準農田成爲抗旱“主力軍”。2024年全市積極爭取高標準農田項目40.6萬畝,佔全省任務近十分之一。其中,增發國債高標準農田建設23.5萬畝,位列全省第四;年度建設任務17.1萬畝。截至12月底,所有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通過高標準農田項目實施,項目區基本實現“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的標準,進一步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

從智慧農機馳騁沃野到“田保姆”服務到戶,從“雲上春管”精準施策到基礎設施提檔升級,這座“魯西糧倉”正以“滿格狀態”奏響春耕進行曲。

(大衆新聞記者 薛良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