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李振國兩年前傳遞寒意 隆基綠能穿越“史上最強”週期風暴
長坡厚雪,道阻且躋。昔日被譽爲“光伏一哥”的隆基綠能(601012.SH,以下簡稱“隆基”),正穿梭於光伏“凜冬”週期中。
4月29日晚間,隆基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各報告期內分別虧損86.17億元和14.36億元。過去一年多時間,由於供需錯配,價格下滑,光伏行業進入近十年最爲困難時期,隆基亦是如此。
實際上,早在2023年5月,隆基創始人、總裁李振國作爲“吹哨人”的角色在SNEC期間向光伏行業傳遞了寒意。他當時預測,“今後兩三年會有超過一半的企業被淘汰出局,並指出產能過剩可能發生在下個月,下個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甚至是明年才發生。”
如今,一語成讖。隨着光伏產能陸續釋放,2023年四季度至今行業集體遭遇了“史上最強內卷”衝擊,造成的虧損規模遠超此前三次行業週期波動。
既然早有預期,那麼隆基做了什麼?回溯隆基過去兩年的動作,其於2023年9月向外界宣佈:未來5—6年BC技術將成爲晶硅電池的主流,將全力發展BC技術。2024年至今,隆基BC二代組件產品相繼問世並完成升級。與此同時,隆基還進行了一輪組織變革、效率改革和業務轉型,從而“重塑冠軍氣質、重拾奮鬥精神”。
李振國在隆基25週年演講時表示:“2025年,我們會努力改變這種局面,特別是到2025年下半年,我相信隆基一定會形成一個十分好的局面。”同時,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致股東信中也表示,隆基最困難的一年已經過去,並將迎接行業新的曙光。
“成就感最弱的一年”
2024年10月,鍾寶申與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TCL中環董事長李東生、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正泰新能源董事長陸川受邀參加CCTV《對話》訪談。
在節目現場,受邀嘉賓均談及行業週期波動帶來的史無前例的業績壓力。據統計,2024年僅30家光伏上市企業的合計虧損便超過500億元。
對於2024年業績由盈轉虧,隆基解釋稱,公司HPBC 2.0產品產量佔比尚低,受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PERC和TOPCon產品的價格、毛利率持續下降,產能開工率受限,技術迭代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加,參股硅料企業投資收益虧損,公司出現增量不增收、近十年來首度虧損的局面。
回望過去三年,光伏市場看似充滿了需求增長和技術迭代的投資機會,但是新老產能規模之大,擴張速度之快,內卷程度之重,使得投資回報變現艱難。爲爭奪生存空間,愈演愈烈的低價競爭反噬着整個市場。
2024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持續下滑,甚至跌破成本價。減產、關廠、裁員等消息此起彼伏。
在此背景下,隆基仍一直位居全球硅片和組件第一梯隊。2024年,公司硅片出貨108.46GW(對外銷售46.55GW),電池組件出貨82.32GW。
但李振國坦言:“2024年是成就感偏弱的一年,內心經歷了痛苦和糾結的過程。”與此同時,他也內心清楚,“時至今日,讓所有人更長遠地端好清潔能源這碗飯,就是今後最大的責任。”
赤裸裸的現實改變李振國的一些觀念。他談到,如果對“社會、員工、客戶、股東”進行排序,過去他會把“社會”排在第一位,而如今可能會把客戶放在第一位。
李振國認爲:“只有首先要保障企業能夠生存下去,更好地生存才能夠爲所有的相關方帶來真正的價值,纔能有機會讓社會更加美好。”
過去幾年,隆基一直在對標華爲,學習其以客戶爲中心的文化和管理,建立以客戶爲中心的科學管理體系。
這在2024年隆基開展的組織變革方面也有所體現。隆基提出了精兵簡政、降本增效。一是要求減少層級,讓公司的資源能夠直達現場、直達客戶,減少中間“二傳手”崗位和環節;二是要求更多的中後臺壓向一線,圍繞着客戶去做服務;三是採用更多的項目制,提升組織的敏捷性,應對市場的多種變化;四是開展必贏項目,牽動整個公司的作戰氛圍,重拾奮鬥精神。
從管理效能上看,2024年,隆基營業成本764.40億元,同比下降27.54%,其中管理費用34.30億元,同比2023年的49.15億元,下降30.22%。
基於對行業形勢的預判,隆基重視保持現金穩定,財務穩健,將資源聚焦於企業核心焦點上。
僅從現金儲備和負債指標上看,截至2024年期末,隆基資產負債率爲59.83%,有息負債率19.49%,貨幣資金爲531.57億元。相比同行競爭者,償債壓力小,現金儲備更寬裕。
另外,隆基提早放慢了投資節奏,在全球範圍內考慮投資生態化轉型,注重長期投資價值。鍾寶申在致股東信中提到,爲更好適應變化,公司在美國以參股和管理輸出形式,爲長期客戶Invenergy賦能。同時,爲英發、平煤等同行賦能,公司共同投資擴大BC產能,做大BC生態。
不浪費一場週期
過去三年裡,隆基“劍走偏鋒”,捨棄了大規模擴產TOPCon技術產能,而將更多資本用於BC技術的創新開發與投資。在隆基看來,TOPCon技術的生命週期會顯著短於上一代PERC技術,而且由於短時間內產能規模巨大,產品會變得高度同質化,投資收益面臨未賺錢就過剩的風險。
鍾寶申認爲,基於現在行業的供需關係,只有創新才能看到繁榮,在沒有其他意外因素的干擾下,沒有創新則沒有機會。
事實上,在2024年TOPCon產品出現供需失衡,飽嘗同質化競爭之苦時,隆基一代又一代BC技術新品已經橫空出世。
自從2023年9月,隆基官宣全力發展BC技術以來,其已連續從HPBC1.0迭代至HPBC2.0技術階段,並推出了應用於不同場景的組件新品。從基於HPBC1.0而生的Hi-MO X6防積灰組件、Hi-MO X6雙玻耐溼熱組件、Hi-MO X6別墅款組件、Hi-MO X6 Max組件、Hi-MO X10組件,到基於HPBC 2.0的Hi-MO 9組件和Hi-MO X10組件以及最新升級產品,隆基實現了HPBC產品的效率和性能大幅提升,解決了量產成本的挑戰。
截至目前,隆基HPBC系列組件訂單已累計出貨30GW(2024年出貨17GW),儲備訂單規模突破40GW大關,市場版圖覆蓋歐洲、中東、亞太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根據2025年出貨目標,預計隆基組件出貨量80—90GW,其中BC組件出貨佔比將超過25%。在產能升級上,預計2025年年底公司HPBC 2.0電池、組件產能約50GW,且未來一年電池量產成本有望與TOPCon平齊,甚至低於TOPCon。
鍾寶申曾表示:“2024年被視爲隆基最爲艱難的一年,但公司憑藉BC技術新品的不斷推出和市場認可度的提升,預計將在2025年率先回到增長軌道。”
關於BC技術的抉擇,李振國表示,隆基從來不是刻意地追求特立獨行,在意的是追求的這條道路是否正確。就像當年選擇單晶技術路線,隆基認爲這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BC技術是未來具有絕對競爭力的一項技術,隆基一定要投入精力。
過去十餘年,隆基堅持第一性原理,利用技術創新,重塑了產業邏輯。特別是2006年,隆基篤定選擇單晶技術路線,帶領整個行業走向了單晶主航道。隨後,隆基實現RCZ技術突破,引領金剛線切割技術導入,推廣PERC電池技術和雙面發電技術,真正推動了光伏降本增效,驅動了產業進步。
在這個過程中,隆基的業績和股價雙雙飆升,並在2021年市值突破5000億元,演繹了一個創新驅動技術變現的財富神話。
如今,隆基引領BC技術變革,試圖帶領行業開啓又一個新紀元。目前,BC技術生態陣營正在不斷壯大,包括一道新能、正泰新能、高景太陽能、愛旭股份、英發和平煤等不少光伏企業也陸續更新BC技術進展。業內預測,2025年SNEC展會上,BC產品將被陸續展示推出,成爲行業年度的一大亮點。
BC技術能否成爲市場主流尚不可知。但值得肯定的是,隆基重視技術創新,擁有重金砸研發的決心。
過去五年來,隆基累計研發投入235億元,2024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僅從HPBC 1.0到HPBC 2.0,隆基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研發資金。截至目前,隆基仍然是單結晶硅電池和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兩大賽道效率世界紀錄的“雙料冠軍”,並不斷刷新紀錄。
“最困難一年已經過去”
當前,多數光伏企業的日子仍然並不好過。2025年第一季度,即使龍頭企業也普遍虧損10億元以上。隆基綠能則虧損14.36億元。
在業績說明會上,鍾寶申表示,因爲公司在2024年做了很多工作,相信2025年會出現明顯好轉,希望隆基可以在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扭虧。
李振國此前也表示,2025年,隆基會努力改變局面,特別是到2025年下半年,相信隆基一定會形成一個十分好的局面。
“首先,是隆基最先進的BC產能已經在2025年下半年具備規模;其次,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的組織變革、效率改革和業務轉型已經出現成效。所以,在2025年下半年,隆基將以一種新的姿態,重新回到最具競爭力、最精幹的狀態,繼續走向未來。”李振國說。
事實上,進入2025年,國內外光伏市場環境變得更爲複雜。
就國內而言,自2024年四季度以來,相關部門和組織陸續通過一系列舉措調整供給側,化解“內卷式”惡性競爭問題。彼時,通過光伏企業自律減產和限價,產品價格有所企穩。
2025年2月,隨着《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出臺,使得短期市場需求前置並催發“搶裝潮”,產品價格短時擡升。但該政策也使得新能源項目的投資邏輯生變。如今,光伏產品價格又呈現回落之勢。業內普遍認爲,後市仍需要關注下半年國內集中式項目啓動情況和海外需求變化,以及市場競爭情況。
從國外來看,繼美國對東南亞四國(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發起的新一輪“雙反”調查後,又向全球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此外,印度 ALMM 清單生效,巴西、南非對光伏產品進口加徵關稅等一系列貿易壁壘加碼,也給光伏企業“出海”增添了不確定性。
而從隆基2024年全球市場表現看,公司組件業務渠道下沉與價值推廣取得成效:中國、歐洲集中式市場佔有率居首;美國合資組件工廠滿產滿銷,帶動美國高價值市場出貨強勢增長;新興市場塑造品牌、渠道優勢卓有成效,中東、非洲地區組件銷量大幅增長76%,亞太新興重點市場巴基斯坦銷量同比激增136%。
展望2025年,鍾寶申判斷,整個市場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由於2024年增幅較大,疊加2025年的不確定因素,2025年市場需求可能是沒有增量的一年,或持平,或微增。另外,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目前東南四國以及老撾、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地的輸美產品受到一定影響,同時美國本土市場規模也存在不確定性,仍需要繼續觀察。
“隆基最困難的一年已經過去。”鍾寶申在致股東信中表示,隆基將用針對客戶差異化痛點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最具競爭力的成本,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全球佈局的開放式產能生態,穿越週期,適者生存,迎接行業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