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暴漲3.62%!流動性盛宴下最大的機會在哪裡?

在流動性預期的推動下,今天大A繼續高歌猛進。

上證指數正式突破了去年10月份的高點,創業板指漲幅更是高達3.62%,科技股成爲了這輪行情的絕對主線。

事實上,今天市場層面並沒有什麼重大利好,相反還有一些負面消息。

比如這個:

還有這個:

但不管怎麼闢謠,市場就是無腦上漲,不斷上漲。

過去3個多月,A股的中期漲幅已經十分驚人了,可以稱得上是過去三年漲幅最猛的三個月。

但,漲勢依然不止,什麼利空似乎都失效了,最多回調一兩天,就又開始了洶涌的上漲行情。

爲什麼會是這種情況呢?

本質上,還是流動性預期在推動。

如果說,本輪4-8月的行情,早期市場關注的還是關稅問題,隨着關稅調整的結束,市場已經轉向了全面押注流動性氾濫。

核心關注點,就是9月即將開始的新一輪降息週期。

昨晚,最新的一個動態是——

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他希望參議院能夠在9月下次會議之前,確認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填補美聯儲理事會的臨時空缺。

“現在真正需要考慮的是,9月份我們是否應該降息50個基點?”

“在美聯儲7月30日維持利率不變兩天後,修正數據顯示5月和6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大幅下跌。如果美聯儲當時掌握了修正後的數據,可能在6月和7月就降息了。”

以上這些,是貝森特的表態,這番講話猶如火上澆油,讓押注9月美聯儲降息的資金相當興奮。

現在,他們不僅押注美聯儲9月降息,更是在押注降息幅度一口氣高達50個基點了。

降息,利好最大的就是對利率高度敏感的券商和科技板塊。

這也是近期券商股、芯片股、AI股、人形機器人等板塊漲幅尤其猛的主要原因。

那麼,在這些板塊中,哪些個股上行動力又是最強的呢?

這就要從業績層面去挖掘了。

當下正處於業績季,個股財報發佈如火如荼,每天都有幾十只個股在披露業績詳情。

這些個股業績的好與壞,將直接決定當天或接下來幾天的市場風向。

以今天的中報數據爲例:

首先是需要避雷的個股和板塊——

甘源食品,零食板塊,中報淨利潤7460.50萬元,同比-55.20%,環比-58.59%。

貴州茅臺,白酒板塊,中報淨利潤454億元,同比+8.89%,環比-30.89%。

偉星新材,建材板塊,中報淨利潤2.71億元,同比-20.25%,環比+38.36%。

陝西金葉,菸草包裝,中報淨利潤2492萬元,同比-60.55%,環比-45.03%。

可以看到,業績不佳的主要集中在食品、白酒、菸草、地產建材等板塊。

押注了這些板塊,那基本上就跟本輪牛市無緣了。

業績出色的個股和板塊——

臻鐳科技,半導體板塊,中報淨利潤6232萬元,同比+1006.99%,環比+77.38%。

晶晨股份,半導體板塊,中報淨利潤4.97億元,同比+37.12%,環比+63.90%。

國盾量子,通信設備,中報淨利潤-2379萬元,同比+32.69%,環比+82.84%。

揚帆新材,電子化學品(光引發劑),中報淨利潤2314萬元,同比+208.94%,環比+30.20%。

道氏技術,非金屬材料(陶瓷材料),中報淨利潤2.30億元,同比+108.16%,環比+326.80%。

鵬鼎控股,電子元件(PCB),中報淨利潤12.33億元,同比+57.22%,環比+52.59%。

中科三環,小金屬(稀土永磁),中報淨利潤4399萬元,同比+160.82%,環比+126.12%。

可以看到,業績出色的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通訊設備、電子化學品、非金屬材料、電子元件、小金屬等板塊。

押注了這些板塊的龍頭,那麼在本輪牛市中享受到的收益率肯定是遠遠超過指數的。

這些板塊中,PCB、稀土、電子化學品,君臨在近期都有梳理過相關的投資邏輯和龍頭對比。

今天重點講一下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半導體板塊。

先說說發佈業績利好的兩家公司:

1,臻鐳科技。

主營產品是電源管理芯片和射頻收發芯片,下游市場集中在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等領域。

今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翻了10倍,主要得益於商業航天市場的大爆發,帶動營收增長+73.64%。

2025年是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開始爆發的一年,僅僅是上半年,我國發射入軌衛星數量就高達152顆,而2024年同期僅爲79顆,同比增長了92.4%。

這個增速,不僅遠遠高於全球同期58.5%的平均增速,也是我國產業發展中今年最大的亮點之一。

2,晶晨股份。

主營產品是智能家居芯片,根據財報,2025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公司的智能家居類產品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50%。

進一步拆分,增速最快的是攜帶自研智能端側算力單元的芯片,這塊業務上半年出貨量超過900萬顆,已超過2024年全年該類芯片的銷售總量。

它們的主要用途是智能音箱、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智能投影儀、智能門鎖、智能燈具、智能控制開關等。

公司營收佔比的88.90%來自海外,主要還是引入了AI技術的產品升級,競爭力增強,推動海外收入增長和利潤率提升。

可以看到,兩家公司業務領域、下游市場的差異很大。

一個做的是模擬芯片,另一個做的是數字芯片;

一個是面向國內的商業航天市場,另一個是面向海外的智能家居市場;

一個的業績增長由市場需求爆發帶來,另一個更多的是靠着產品升級推動利潤率增長帶來。

它們,或許可以看作是半導體行業復甦的一個側面。

另外,今天還傳出一個消息——

“8月12日,據韓媒FNnews及X平臺用戶@Jukanlosreveb爆料,長鑫存儲開始向業界供應HBM3樣品,目前已向HW供應,正等待量產批准。

HW計劃將這款國產HBM3集成到最新研發的AI芯片“昇騰910C”中,以提升產品整體性能。

長鑫存儲“此次交付的HBM3樣品整合了自研DDR5技術,基於自主“G4”存儲工藝,採用16nm製程,相比此前的18nm G3工藝,芯片面積縮小約20%,能效顯著優化。”

下半年,隨着HW新一代先進芯片的推出,半導體板塊必定好戲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