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區慈善模式 “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在深圳發佈

中國日報7月14日電,"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暨關愛平臺發佈會"週五在深圳舉辦,由深圳市基金會發展促進會承辦,項目將以受助人爲中心,關愛平臺爲載體,廣泛連接社會資源,着力打造示範社區和特色社區,共同建設多方協同、價值共創的可持續社區慈善生態。

"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慈善分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深圳市慈善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深圳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來自政府部門、公益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和社區商戶、街道及社區代表等各界人士,共同見證了社區慈善新模式的啓航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關愛平臺"的煥新發布。

"這次活動以多方聯合行動的方式來促進社區慈善發展,抓住了中國特色慈善事業發展的根本,充分顯示了政府、企業、慈善組織與社區之間的良性互動,彰顯了深圳在慈善領域的創新引領精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在主旨演講中表示。

深圳市慈善會副會長葉徵航表示,聯合行動將立足社區,充分挖掘來自本地企業、社區商戶、慈善組織等多方的優勢資源,爲社區慈善提供多元支撐。

位於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民樂新村的腸粉店"阿峰小食糖",十幾年來平均每天製作40餘份愛心腸粉,免費提供給社區有需要的環衛工人、殘障人士。

參加"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後,類似"阿峰小食糖"這樣的社區小店可以獲得運力和關愛券等支持,這些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小店幫助他人的成本,周邊居民對商鋪的信任度也更高。

壹基金秘書長李弘介紹,聯合行動以深圳爲先行示範試點地區,一期將立足深圳10個區、130個試點社區。後續將在不同的社區舉行慈善資源對接會,並提供啓動資金,激活社區商戶、企業、志願者開展廣泛的鄰里互助。

"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的落地,離不開像李峰這樣愛心商家的共同參與和積極支持。發佈會現場,發起方爲首批共建企業、社區愛心商家授牌。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北京貨拉拉公益基金會、曼秀雷敦(中國)藥業有限公司、穩健醫療、深圳市東鵬飲料公益基金會、深圳市幸福商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會、深圳市學而思培訓中心等參與共建,展現了社會責任與愛心擔當。

在"益企向善·社區慈善聯合行動"中,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的"關愛平臺"是多元社會資源與受助人需求精準對接的關鍵連接器。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曹帆介紹,基於社區慈善不同場景,"關愛平臺"目前已實現物資、服務、現金等不同類別公益項目對接,讓更多愛心企業和商戶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優勢,更精準地服務受助人。

她介紹,在生態合作中涌現出了很多合作案例:在物資捐贈方面,壹基金與民樂腸粉店合作推出的"愛心腸粉關愛卡",企業捐贈資源可通過線下門店渠道發放,受助人可在指定地點就近領取、就餐;在服務捐贈方面,"貨拉拉公益運力卡"中裝進了貨拉拉的運力服務,精細化地響應社區商家和受助居民的運送需求"。

截至2025年6月,"關愛平臺"已連接了全國11個省市的在地慈善資源,爲受助人構建長效支持網絡。在剛剛結束的貴州榕江水災救援中,伊利集團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通過 "關愛平臺" 的數字關愛卡能力,將滿載暖意的伊利純牛奶精準高效送達榕江災區。

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候任秘書長肖黎明表示,"我們堅信技術最有溫度的地方就在於它能以人的需求爲中心,精準識別、高效匹配,讓每份愛心的善意都能找到歸屬,社區的溫度得以循環流動。"

在當天的活動上,來自愛心企業、社區商戶、公益慈善組織等多方代表還進行了圓桌對話。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