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高後的下一步? 國泰投信看好第4季「股債齊揚」
國泰投信22日舉行第4季投資展望記者會,總經理張雍川(中)認爲,AI強勁成長趨勢不變,加上聯準會已啓動降息,看好明年臺股維持多頭態勢。中央社
臺股22日收上25,880.6點再創新高,後續行情還有高點可以期待嗎?國泰投信22日舉行「2025年第4季投資展望記者會」,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出席時指出,第4季還是股債雙多的行情,且股優於債,持續看好臺股未來表現。
就總經部分,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經理王誠宏指出,在川普時代之前,大多數貿易盈餘國將美元存底視爲安全儲備,並將持續的順差透過持有美國公債形式來維持自身幣值的低估,遂令美元不合理的高估,進一步擴大美國貿易逆差並惡性循環,另一方面美國的國際投資資產淨部位也因此持續赤字,在龐大利息支付壓力下,以債養債成爲經常手段,墊高了美國國家總債務。
延續川普1.0時代,2025年再度入主白宮的川普團隊2.0,積極推動未完成政策。王誠宏觀察,迄今爲止來看,川普首先透過關稅手段重整美國貿易失衡,願意直接投資美國、降低對美關稅以及增加購買美國製產品的國家,便能降低人美的進口關稅率,等於讓全球協助美國解決貿易逆差與國家債務雙失衡的問題。
另一方面,已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按目前執行的關稅稅率已經可以籌措整體法案所需預算,降低美國債務增長的力道,若再加上監管放寬,配合主要國家投資美國高科技產業,帶動製造業迴流,不但有助重整全球貿易失衡現況,且能有效解決美國政府赤字以及工業再升級問題。
王城宏說明,目前關稅大多由出口國與進口商分擔,通膨風險可控,《大而美法案》對投資、消費雙支持,輔以聯準會因應就業市場降溫而重啓降息,以及中國大陸房市觸底漸明朗、歐洲經濟初步進入擴張、多數國家貨幣財政皆採寬鬆措施等,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可期。由於投資美國早已成爲近幾年趨勢,川普2.0的做法仍爲順勢操作,不致引發實質危機,建議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股債雙多,並以股優於債爲配置主軸。
在ETF配置上,國泰投信量化投資部協理遊日傑建議採核心與衛星配置策略,「核心資產」可選擇國泰臺灣領袖50(00922)與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兩檔皆爲10月除息重量級ETF。
00922爲目標對齊大盤比重的市值型ETF,臺積電(2330)佔比截至8月底爲近38%,股價約20多元,入手價格親民,囊括AI與蘋果換機潮商機,兼顧產業分散性;00725B規模超過新臺幣1,200億元,具備季配息機制,預期新一輪的美國降息循環,可望加速債市上漲動能,建議優先入手規模大、流動性佳,較無違約疑慮的投等債ETF。
至於在「衛星配置」上,輝達(NVIDIA)於8月底發表機器人新大腦Jetson Thor處理器,解決機器人實際落地的最大挑戰,執行長黃仁勳更直言「物理AI世代來臨」,遊日傑建議,可透國泰AI機器人(00737)掌握AI由虛擬走向實體的終端殺手級應用趨勢。整體配置建議核心佔比七成、衛星佔比三成,兼顧效率與主題,掌握市場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