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奮鬥史”——山東工裝展演活動舉行
春風裁霓裳,秀場展芳華。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展現工裝產業創新成果,4月17-18日,“穿在身上的奮鬥史”現代工裝展演及“工裝進化論:從匠人手作到數字孿生”靜態成果展,兩大工裝展示活動在山東威海舉行,一動一靜、一縱一橫地展示了工業生態的變遷與山東工裝產業創新成果,這也是山東省現代工裝賦能新時代勞動者主題活動之一。
動態展演以40年來的工裝流變爲主線,融入不同行業場景,通過四大篇章、近百套工裝,展示了山東紡織服裝行業的創新成果與智能設計生產水平,動態呈現了工業生態變遷與社會經濟發展留下的“痕跡”。山東工業經濟的加速發展離不開變化的技術革新,更離不開不變的工匠精神,身着粗布工裝的勞模與裝備智能工裝的新工匠在T臺相遇,一部“產業變遷史”便躍然觀衆眼前。工裝作爲冰冷工業機械與人類溫度觸碰的第一道媒介,在此次展演活動中彰顯了勞動美學與人文關懷。
靜態工裝發展成果展則按行業與功能分爲傳統工藝展區與數字科技展區,設置市政環衛、畜牧業、能源化工、醫護、航空、教育六大板塊,詳細展示了工裝在不同行業、不同工種中的實際應用,同時通過將時尚元素融入工裝設計的案例,演繹了工裝功能性、安全性、審美性、智能性的多面特質。工裝作爲紡織服裝與各行各業的座標交叉點,各行業行情的變動都可能體現在其設計、面料、工藝等各細節,所以各行業經濟的代際發展變化便也可以在工裝的迭代中得以瞥見。
近年,山東將輕工紡織產業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範疇,着力打造紡織服裝標誌性產業鏈。據瞭解,此次展演工裝的製造商迪尚集團,作爲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鏈主”企業之一,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進程,打造了國內首個紡織服裝垂直生態供應鏈平臺。“山東省的紡織產業特別是在工裝產業這塊,有很多大型企業,在加工實力還有設計水平等各方面,在全國是排在前列的。從面料到最後的成衣,整個的產業鏈比較完整。”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院長郭瑞良表示。
(大衆新聞記者 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