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藝「舉人之力」 重現清科考歷程
宜蘭傳藝園區的「黃舉人宅」舉辦「舉人之力」常設展,17日開幕,透過展覽呈現黃纘緒從寒門苦讀、金榜題名、返鄉投身地方建設的歷程。(仰山文教基金會提供/李忠一宜蘭傳真)
宜蘭傳藝園區的「黃舉人宅」是清代舉人黃纘緒的故居,黃纘緒是宜蘭地區首位舉人,宜蘭傳藝即日起舉辦「舉人之力」常設展,呈現黃纘緒從寒門苦讀、金榜題名、返鄉投身地方建設的歷程。
「舉人之力」常設展是由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協辦,17日開幕,前立法院長、仰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等人應邀出席。
游錫堃表示,他在1990年擔任宜蘭縣長時,以無償提供24公頃土地向當時的文建會爭取到「東北部民俗技藝園區」,1995年收歸中央之後更名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編列23億元發包興建,他擔任行政院長第2年時,傳藝中心正式完成、開幕營運。
他表示,黃舉人出身貧困、幼年失怙,由兄嫂養育成人,年輕時半工半讀、勤學上進,終能功成名就,成爲宜蘭史上第1位舉人;原本位於宜蘭市的「黃舉人宅」就地保留困難,1995年縣府負責拆遷保存,他建議納入傳藝中心內重建,不只是保留了1棟建築,也是發揚臺灣傳統人文價值。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黃舉人宅不僅僅只是一座三合院,更是一座關於責任、善念與影響力的啓發基地;走進黃舉人宅裡,不只是踏入百年古厝,更是走入一段深植人心的生命軌跡,這裡既是黃纘緒的故居,也是宜蘭縣唯一現存的舉人宅第。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舉人之力」展覽從正廳傢俱、書法工藝到科舉制度與北管戲曲,透過場景重現與互動體驗,帶領參觀者穿越清代科舉的層層考驗,感受黃纘緒如何憑藉毅力與信念脫穎而出,並將知識與品格轉化爲助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