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3次通話 BBC:美中元首電話外交真能奏效?

2025年以來,中美元首的互動主要靠電話維繫。英國BBC報導,隨着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他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進行三次通話,涵蓋經貿、TikTok、芬太尼、臺灣及地緣政治等議題。中國官方稱之爲「元首外交」,強調其「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問題是:電話外交真的有效嗎?

報導指出,在川普就職前三天,習近平「應約」通話,祝賀並期待中美「有個好開始」,同時重申臺灣問題涉及中國核心利益,要求美方謹慎處理。雙方談到俄烏戰爭與巴以衝突,同意建立戰略溝通機制。川普則強調,兩人會攜手推動和平。這次通話爲新任期「暖場」,釋放雙方願意對話的信號。

短短數月後,中美爆發新一輪關稅爭端。美國以芬太尼爲由徵稅,中國則以稀土反制。6月,川普再度邀約通話,雙方談及貿易與全球議題。習近平以「校正大船航向」比喻中美關係,呼籲美方撤銷消極措施,再度強調臺灣敏感性。雖然矛盾未解,但外界看到關係緊繃中仍留有轉圜。

最新一次通話聚焦TikTok交易。美國國會要求TikTok脫離字節跳動,否則面臨下架。川普多次延長期限,並暫緩部分關稅與對臺軍援,顯示善意。習近平則重申「中方立場清楚」,希望協議符合中國法律與市場規則。這次通話結果,被視爲中美經貿互動能否趨穩的重要指標。

報導稱,三次通話顯示習近平與川普均展現積極姿態:一方強調戰略引領,一方傾向直接對話。這在短期內減少摩擦,營造「穩中有進」氛圍。但專家提醒,若美方政策缺乏實質調整,僅靠通話難化解矛盾,特別是臺灣與科技脫鉤仍是硬骨頭。

總體而言,這些通話證明中美並未關上溝通大門。對全球而言,這是寶貴的穩定信號。但若缺乏具體行動,兩國關係能否真正「破浪前行」,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