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流感疫苗對長者保護力不足 選對疫苗保護全家大小

長者是流感重症、死亡的高風險族羣。(本報資料照)

根據調查發現,孩童是家中流感最主要的「病毒散播者」,而長者則是重症及死亡的高風險族羣!流感疫苗仍是目前預防流感重症死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過,隨科技發展,已有傳統的「雞蛋型」以及「細胞型」、「鼻噴型」與「免疫加強型」等新式流感疫苗,醫師提醒應依照不同年齡、身體條件狀況,挑選合適疫苗纔能有效降低風險。

根據統計,臺南市衛生局9月底的類流感健保門急診就醫人次有9,600多人次,其中嬰幼兒及學生高達4,368人次、佔比4成5;而臺北市校園通報流感個案數,在10月1日當週則突破2,000人次。除了顯示流感家庭羣聚與校園傳播疫情不容小覷之外,也反映孩童不僅是易感染者也是主要傳播者,一旦確診就容易透過飛沫傳染影響同住家人或有免疫老化問題的長輩。

若能提升孩童抗體就能降低流感疫情擴散風險,而盤點臺灣目前提供兒童接種的流感疫苗品項,有傳統的雞蛋疫苗以及新式的細胞疫苗與噴鼻式疫苗。以製程來說,傳統雞蛋疫苗是採雞胚胎培養製程,是最早的生產方式且技術成熟安全,但由於不是與人類物種接近的細胞系統,使病毒在培養過程中可能產生變異,進而影響保護力;細胞疫苗則利用哺乳類細胞進行培養,因爲接近人類細胞環境也不受雞蛋供應量或過敏等問題影響,因此對應病毒株生成的抗體可更爲精準;而噴鼻式疫苗使用的是「減毒的活病毒」,透過鼻噴誘發黏膜免疫反應,較適合害怕打針的幼兒族羣,但不適用於免疫功能低下或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及氣喘的兒童。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易感族羣就是65歲以上成人,銀髮長輩因爲自然老化而有「免疫老化」問題,導致即使接種疫苗,其保護力也不如年輕族羣。所以先進國家改採取「分齡施打」觀念,建議長輩優先接種「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目前國際上,已有「佐劑」、「高劑量」、「基因重組」等三種不同技術的「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皆是透過新技術增加長者接種後的抗體濃度,以解決人體免疫老化問題。

醫師指出,常規流感疫苗預防效期僅四到六個月,而「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的保護效益,最長更可至十二個月,這對有免疫老化、心血管、腦血管問題的長輩與病友來說,是相對適合用來因應全年化流感威脅的新選擇。

有鑑於先進國家廣泛建議長者接種「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以及其公衛效益,疾病管署日前也宣佈明年長者疫苗要「升級」,將採購含佐劑或高劑量類型的「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優先供65歲以上長照安養機構住民施打,希望藉此提升長者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