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匠師」獲承認卻無證書 文化部:最快年底修法

臺中市木作達人張明德(右)向市議員張芬鬱陳情。圖/張芬鬱提供

臺中市木作達人張明德獲文化部審查通過爲傳統匠師,但卻只得一知公告,沒有證書。他爲此向市議員張芬鬱陳情,同時號召百人連署請願,希望文化部能核發傳統匠師證書。文化部文資局今指出,已着手修改相關法規,年底或明年初即可核發證書。

張芬鬱說,全臺取得文化部審查通過的傳統匠師約567人,但文化部只將名單公告在文化資產人才庫網站,對於是否具有資格,還得上網查閱,對這些具有一身工匠本事的人顯得不夠尊重。

他說,65歲的張明德曾獲教育部第九屆資深技藝師傅、中華民國第一屆十大技師楷模「金技獎」、臺中市全國巧聖仙師魯班公獎木作達人組第一名,也分別在2019、2022年,通過文化部審查,取得裝飾類的小木和結構類的大木兩項傳統匠師資格,並在勤益科大、市府勞工大學開課教木工,2021年升等勤益科大副教授。包括大里振坤宮、福興宮、伸港的福安宮等多家廟宇文昌殿,都典藏張明德創作的「庇祐臺灣文昌如意筆」。

張明德表示,各項進修結業都有證書,審查嚴格的匠師卻沒有。多年來,他參與各項活動都無法檢附匠師證明文件,所以才請願文化部修訂作業要點,核發傳統匠師證書,近日已獲近百人連署支持。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表示,核發證書也是文化部的方向,目前已完成傳統匠師分級證照制度之規畫,正推動「古蹟修復再利用辦法」、「文化部傳統匠師資格審查作業要點」等相關法規修正,待修法完成後,傳統匠師證照制度即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