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模式,從“百年名校杯”啓航
撰稿/王少恆 2025年的夏天,足球很忙碌,《足球》報也很忙碌。從“讓女足回家”到第二屆百年名校足球精英交流賽(以下簡稱“百年名校杯”)高中、小學和初中三個組別,從古城西安,到灣區廣州南沙,再到縣域經濟全國三十強的江蘇啓東,《足球》報這個夏天的最後一站落在一座曾在中國近代史上書寫了濃重筆墨的城市——湖南衡陽。
濟南歷城二中到西安鐵一中陸港校區距離900多公里,從參賽隊到東道主這條路,西安鐵一中走了近一年時間。同樣的路,衡陽船山英文學校只用了不到一個月。7月21日,船山英文學校小學組的隊伍在主教練佔軍的帶領下,開赴江蘇啓東參加了第二屆“百年名校杯”(小學組)的比賽。28日回到衡陽的佔軍,不僅有了豐富的比賽經歷、一羣新認識的朋友,還有江蘇啓東的辦賽理念和經驗。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衡陽市足球基地學校,船山英文學校不缺牌子,這裡的孩子,從小學、初中的足球興趣生到高中的特長生,都有穩定的培養隊伍。在校園足球的發展上,衡陽市教育局、衡陽市文旅廣體局從政策、經費以及技術指導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按部就班是一種發展方式,等待合適的契機尋求爆發,也是一種方式。
如果說西安鐵一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慶羣是西安教育界一位標準的“鐵娘子”,思維敏捷,作風潑辣,那麼衡陽船山英文學校書記歐立平則是典型的衡陽漢子,灑脫而不失沉穩,在這種灑脫和沉穩背後,蘊含着強大的爆發力。不幹則已,一鳴驚人。也許,這種爆發力是衡陽這座城市賦予這裡每個人最大的性格特點。
經歷過,纔會擁有主動轉變的內驅力。從陸港校區到衡陽船山英文學校的1100多公里路程,西安鐵一中已經完成了身份的切換,船山英文學校則還在切換的過程中。面對辦賽的種種需求,歐立平說得最多的總是“沒問題,沒問題!”簡短几個字,背後的底氣是主動擔當的決心和自信。
就在船山英文學校“備戰”本次交流賽初中組賽事的同時,學校初中組女子足球隊正代表衡陽市參加湖南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前三場比賽拿下了兩場勝利。這是她們第二次代表衡陽參賽,這樣的成績讓歐立平內心頗爲激動,“這是一支成立不滿兩年的隊伍。在學校全力支持下,隊伍上下一心,教練組精心指導,隊員刻苦訓練,目前的成績讓全體船員人倍感欣慰,也給予了我們堅定不移搞好校園足球巨大的信心。”
信心源自決心,也源自對政策的理解。2025年上半年,國務院辦公廳有關足球振興發展的相關文件提出,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銜接的足球人才升學體系。船山英文學校九年一貫制+三年高中的全年級配置,恰恰能爲足球人才升學提供最爲理想的環境。所以,船山的小學隊伍去了啓東,他們去體驗,去感受;所以,初中組的15支全國名校隊伍來到了船山,船山想近距離觀察,有了足夠的觀察,才能爲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思路。
“能和全國各地名校的隊伍同場競技,可以鍛鍊隊伍,真實反映我們的水平,從中找出不足和短板,以提升我們的體藝特色教育水平。我希望通過本次賽事,能夠增加包括足球在內各項體育運動的隊員基數,同時完善各種賽事機制,實現從技術培養到人才培養的轉變。”歐立平這樣說。遇到困難“沒問題”的態度是表面,歐立平早已把心思鑽到了更深一層裡——人才培養。
“百年名校杯”每個組別的孩子都面臨着不同的困惑。高中組的隊員“完美”避開了所有的政策紅利,小學組的孩子一直在與“12歲退役”苦苦搏鬥,相比小學組和高中組的孩子,初中組的隊員則似乎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不論是有關足球振興發展的相關文件提到的成建制流動,還是“3+4”貫通式教育,抑或已經實行的“3+2”中高職三二分段制,初中年齡段踢球孩子們的後顧之憂正在慢慢被打消。
“我希望初中組的孩子們在足球運動中源於興趣,成長於堅持,爲自己的快樂生活、幸福人生奠基和蓄能。”歐立平的態度很清晰,快樂源於內心的輕鬆。
正是有了政策的保駕護航,有了“船山英文學校有成熟的管理及訓練機制和激勵機制,學校各類各級足球隊積極參加省市級比賽,孩子們可以通過比賽或專項單招升入大學”這樣的貫通渠道,歐立平纔有說出“希望孩子們爲快樂生活蓄能”的底氣。
“足球和學習並不衝突。相反,二者相輔相成,船山英文學校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通過運動,讓孩子們身心健康,爲幸福人生奠基;通過參賽,拓寬孩子的成才通道,讓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歐立平說。
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不僅是孩子,還有船山英文學校。國務院辦公廳有關足球振興發展的相關文件明確提出“依託現有資源設立足球職業學校”。所以,正投身於中韓青少年足球交流的韓國名帥李章洙來了。李章洙的到來,不僅能爲船山英文學校提供頂尖的人才選拔經驗,還能爲他們提供更寬泛的校園足球發展思路。也許,船山英文學校和李章洙的碰撞,能產生另外一種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