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催生中俄印抗美軸心

習近平近日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九三大閱兵,兩場盛會把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三個大國捆綁一起,對抗美國的關稅戰和烏克蘭停火施壓,兩件事可能成世界新冷戰或新秩序的開端,中俄印三大國領導人同臺,雖各有利害盤算,難以結成軍事或經貿聯盟,但有志一同對抗美國、體現多極世界,正是川普讓美國再度偉大和關稅政策所催生,意味川普的外交和全球戰略遭遇挫敗。

川普坦承觀看北京閱兵,閱兵前曾發推文祝賀習近平,並說,「請代我向密謀對抗美國的普亭和金正恩問好」,言外之意,中俄和北韓三國在串謀反美,既帶酸味、也有妒意。川普5日又說,「美國似乎把印度和俄羅斯輸給了最深、最暗的中國,願他們共同擁有一個長久而繁榮的未來!」語帶嘲諷,對不按常理出牌、自認常有奇謀高招的川普,應不會坐視中俄與北韓,加上伊朗、印度結合,對抗美國。

川普執政永遠把自己擺在全球或美國輿論核心,不斷製造爭議性話題,譭譽不計。包括總統直接派國民兵進駐民主黨執政城市維護治安;國防部改名爲「戰爭部」;施壓大學校長,以致更多名校校長請辭等,川普力圖創造焦點、左右風向,這回卻被習近平、普亭、莫迪搶走光環,多少影響美國顏面和地位。

川普最失策之處,是對印度徵收50%關稅惹毛印度,使拜登政府長期經營成形的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遏制中國策略遭破壞,Quad形同崩潰,川普把印度推向中俄懷抱,降低中國南疆壓力,習近平竊喜。川普四次打電話給不久前訪白宮的莫迪,後者卻拒接,顯見莫迪不滿程度。

印度外交傳統不結盟、較親俄,以自己國家利益爲中心,向俄美歐洲都有軍購,近年期待經由美國扶持,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角色,使印度經濟崛起。今年上半年,蘋果手機在印度組裝出口美國達4000萬支,成長30%,印度期待特斯拉也設廠,14億人口的印度市場潛力龐大。

中國與印度有競爭,未必願扶持印度;莫迪也不是真心向着中國,只是在利用中國反施壓川普。中印有邊界糾紛、西藏水資源爭奪等矛盾,所以川普不擔心印度轉向中國,因爲美國可用在印度的籌碼較中國多。傳川普正考慮阻止美國 IT 公司將工作外包印度,美國許多大企業客服外包印度,一旦抽離,傷害印度就業和經濟,莫迪企圖在美中俄之間左右逢源得利,可能嘗苦果。

印度不會停購俄羅斯石油,因爲轉口歐洲的暴利,俄烏開戰迄今印度已從俄油交易獲取逾500億美元利益,但印度是英式民主國家,不會一面倒向中俄,莫迪不參加北京閱兵,只在天津上合組織峰會和普亭勾肩搭背,兩人攜手去找習近平表現熱絡;莫迪還效仿川普在阿拉斯加和普亭同車密談做法,也坐進普亭的座車密談,做給川普看,川普無可奈何,因爲對印度高關稅始作俑者正是川普。

上合組織峰會和北京閱兵後,中俄印三大國加伊朗、北韓和中亞十多個小國看到新機會,暗中結合對抗美國,想重塑世界格局。歐洲感受川普不再友善,最終須靠自己,因此努力重建武力、想組多國和平部隊進駐烏克蘭維和,仍須美國背書支持。

中俄印的「新軸心」應不致公然支持俄軍侵烏戰爭,只有北韓可能續用彈藥、兵員援助俄軍,中印續購俄油都在變相援俄,使普亭有繼續戰鬥的決心。CNN報導,川普籌劃參加10月底在南韓的APEC峰會,可能趁機會見習近平,或再次與金正恩碰面。

世局愈來愈朝多極化演進,美國的對手抱團對抗,盟友對美國怨氣沖天,川普得罪印度,纔出現「龍象共舞」抗美局面,美國國際影響力全面下降,能用的外交和經貿籌碼捉襟見肘,川普除了打嘴砲,還看不到破解中俄印抗美軸心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