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政策 薛瑞福建議臺灣需要處理貿易逆差

第13屆海內外臺灣國是會議19日舉行,其中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談到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他以錄影方式給臺灣建議。(遊念育攝)

第13屆海內外臺灣國是會議19日舉行,其中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談到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他以錄影方式給臺灣建議,他認爲,臺灣需要處理貿易逆差,並考慮對美國進行投資,已經看到臺積電做出大規模的投資承諾,這對臺灣本身以及臺灣從這些投資中獲得的成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薛瑞福以錄影方式參與座談,他指出,臺灣是我們重要的夥伴,我們都知道臺灣全球供應鏈扮演的角色,但對美國來說,臺灣的重要性遠大於此,臺灣是美國十大貿易伙伴之一,臺灣的排名連年穩定領先於印度與沙烏地阿拉伯,貿易量也是臺灣對美國而言非常重要。

薛瑞福說,臺灣是最重要的安全夥伴,臺灣是美國軍購裝備的第二大采購國,而且數十年來都是主要採購國之一,臺灣推行軍事安全援助計劃,在我們關切的爭議區建立起一支可靠的防衛力量。因此臺灣成爲一個裝備精良、訓練完善的防衛力量對美國安全至關重要。

薛瑞福表示,臺灣出於很多原因對美國很重要,以臺灣與其地理位置來說,有助於我們掌握整個更廣泛的印太問題,佔據了關鍵的重要的戰略位置,對日本、菲律賓以及所有致力於維護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秩序、尋求夥伴合作的國家而言,同樣具有意義。

薛瑞福提到,1979年臺美斷交以來,美軍不再駐紮臺灣,但我們目前有美方教官在臺協助訓練也具備在最嚴峻的情勢下,部署美軍赴臺的應變規劃潛力,而這類的通行與協助,很有可能被衝突的結果而左右,因此我們仰賴夥伴與盟友的合作。向日本澳洲菲律賓與南韓這些重要的夥伴,提供了基地與通行權,也倚賴他們在日常運作中共同維護區域的嚇阻態勢。

薛瑞福指出,臺灣最常面對的是中國大陸的灰色地帶,成爲一種常態性的威脅,尤其衆議院長裴洛西訪臺以來,中國大陸升高了對臺的軍事施壓,臺灣處於捍衛自身主權與國家安全。

他也提到,賴清德總統將臺灣國防支出目標提高至佔GDP的3%,這是下限不是上限,這個表態相當令人鼓舞,這是合理的做法,臺灣最終面臨嚴峻的情況,現在所做的投資是正確的方向。

薛瑞福建議,臺灣需要處理貿易逆差,並考慮對美國進行投資,已經看到臺積電做出大規模的投資承諾,阿拉斯加天然氣等領域的投資計劃,這對臺灣本身以及臺灣從這些投資中獲得的成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更重要的是這有助於在當前美國政府審視每一個貿易伙伴、關注貿易逆差與潛在不公平貿易行爲的情況下,鞏固雙邊關係,這些關稅目前已被暫緩,他認爲美方有意願與臺灣合作,確保臺灣致力於建立一個自由公平互惠且對雙方有利的貿易關係。

最後,薛瑞福指出,臺灣需要持續展現良好的區域公民與全球公民的角色。例如保護海底電纜等關鍵基礎設施,以及夥伴國家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如何處理,臺灣未來在許多議題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