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圍剿菁英大學「經濟恐重傷」 頭號敵手成贏家
美國加州史丹佛 — 2022 年 8 月 20 日:美國加州矽谷帕洛阿爾託史丹佛大學鳥瞰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總統川普近來對頂尖研究型大學祭出一連串打擊措施,從削減聯邦研究補助、限制國際學生,到中止間接經費撥款,意圖懲罰他所指責的「覺醒菁英堡壘」。然而,這場政治出征所衝擊的不只是校園,而是整個以創新爲核心、支撐美國經濟與科技領先地位的產業生態系。專家警告,川普此舉恐導致美國在人工智慧、生技與先進製造等戰略領域落後,而真正的受益者,將不是美國人民,而是其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國大陸。
CNN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菁英大學的全面攻擊,正衝擊全國最具創新與經濟動能的都會區,並被學界與產業界警告,可能重創美國全球競爭力。在波士頓、奧斯汀、西雅圖、矽谷等地,研究型大學與醫療機構長期爲尖端產業提供科技突破與人才來源,是驅動生技、人工智慧、通訊與醫療等領域發展的核心。
川普政府已取消、暫停或審查對包括哈佛、哥倫比亞、普林斯頓、賓州大學與康乃爾等頂尖大學的數十億美元聯邦研究補助,並進一步削減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撥給大學的「間接經費」,導致各校可能無力維持實驗室、聘用研究支援人力。同時,川普也試圖驅逐多名因公開政治立場的國際學生,進一步削弱學術環境吸引人才的能力。
美國學術研究長期仰賴政府資助。自二戰至今,從原子彈開發的曼哈頓計劃,到冷戰後「史普尼克震撼」(Sputnik shock)引發的科技投資浪潮,政府與大學的合作孕育出半導體、網際網路等重大成果,並構築出一套三階段創新體系:從大學基礎研究出發,由新創公司承接,最終經由IPO或併購進入市場。
川普此番打擊,已讓產學界產生巨大不安。麥迪遜商會主席布蘭登指出,若研究資金被切斷,創新將面臨「乾旱期」。波士頓市長吳弭(Michelle Wu)也採取行動,她組織了一個由45位地方官員組成的跨黨派團體,共同提起訴訟,阻止政府削減NIH補助中間接經費的政策。吳弭表示,川普對研究型大學的攻擊「和以往所見的任何情況都不同,是針對特定社區與產業進行懲罰性的行動。」
儘管川普在2024年選舉於部分高產值地區選情改善,但根據布魯金斯機構分析,這些區域大多仍支持賀錦麗。在全美經濟產出最高的百個郡中,44個擁有頂尖研究大學,僅佔全美郡數的1.5%,卻貢獻近35%的經濟產值。
報導指出,川普對美國頂尖大學與藍州大都會圈發動的升級戰爭,或許能迎合其基本盤對「沿海菁英」的敵意情緒,但在這場對抗中,最終的贏家,很可能會是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