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團隊考慮用出口商稅收抵免 來緩解美國的衝擊

川普提出他認爲最重要關稅政績,現在必須考慮美國出口商可能也會遭到相似報復,於是政策部門提出稅收抵免,希望緩解關稅衝擊。(圖/美聯社)

川普的關稅戰正式提出,引發全球股市(包括美國股市)的巨量下跌,美國各地也出現大規模的抗議聲浪。雖然川普仍然堅持關稅政策的個要,但是據彭博社(Boomberg)報導,政府官員正在討論一種新的「出口商稅收抵免」(exporter tax credit),希望幫助美國出口商降低因爲貿易戰而受到的傷害。

報導稱,這個方案表明,川普政府已經間接承認,高關稅政策其實已經對美國企業造成負面影響。

知情人士透露,這項稅收抵免措施的目的,是振興美國本土製造產業。根據規劃,相關部門打算在年底前推出一項稅務優惠政策,協助美國企業因應來自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帶來的損失,使他們更具競爭力,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推銷產品。

若要讓這項稅收抵免政策正式推出,仍需通過國會的審覈。此外,政策可能不僅限於出口實體產品,也可能擴及向海外客戶提供服務的企業。不過由於此政策尚未公開討論,因此這些消息人士均選擇匿名,不願透露身份。

消息指出,目前這還僅是一個草案,川普以及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尚未收到完整的政策提案。而且目前也未達成共識,部分經濟官員支持,但也有不少人對於效益與執行層面感到存疑。

在面對美國日益升高的關稅政策壓力下,一些貿易伙伴國迅速做出反制措施。同時,這一連串的貿易衝突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導致股市出現自二戰以來最快速的崩跌之一。

這項政策說到底還是「美國優先」的產物,顯然川普並未在關稅戰轉向,只是這項提案可以看出,川普政府也意識到關稅戰已出現負面影響,在未獲得好處之前,已對美國企業、經濟、就業率帶來更大的衝擊。

據瞭解,美國政府提出此稅收抵免方案,主要用意在於補助國內出口企業,以緩解來自外國報復性關稅所帶來的壓力。雖然這項政策乍看之下有利於出口導向的企業,但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其實是進口商,因爲他們將面臨進口成本大幅上升的壓力。

針對這點,川普政府的經濟顧問也正在探討,是否可以擴大稅收抵免的適用範圍,讓那些因高關稅導致進口成本增加的企業也能納入補助範疇。不過,消息來源指出,若將政策同時適用於出口與進口企業,將使政策架構變得更加複雜,也可能提高行政執行的困難度。

川普過去曾多次強調,他推動高關稅的初衷,就是希望企業能迴流美國,在國內設廠生產。然而,多數經濟學家與企業界人士早就提出警告,認爲全球供應鏈早已行之多年,在美國重建供應鏈並非短期內可完成的任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在此之前,這些關稅措施恐會造成市場劇烈波動,增加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