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是談判高手?紐時紀思道翻白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美輸很大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評論,川普沒打贏自己挑起的美中貿易戰。路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撰文表示,川習會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大肆吹噓自己的談判本領,幕僚甚至可能說他該獲頒「諾貝爾談判獎」,但他只想大翻白眼。

紀思道指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莫過於美中關係,川普卻搞砸了。他挑起的貿易戰讓美國節節敗退,即便今天達成停戰,最終死怕是中國掌握有主導權,美方勢力遭削弱。

川普4月貿然宣佈「解放日」關稅計劃,是嚴重誤判。他誤以爲中國大陸出口依賴美國、處於劣勢,卻忽略中國可輕易改買他國商品,例如黃豆,反觀美國卻高度依賴中國掌控的稀土供應。中國生產全球九成稀土,並壟斷多種重稀土與稀土磁材,美方几無替代來源。

中國過去就曾將稀土作爲外交武器。2010年因釣魚臺爭議限制對日出口。川普宣佈關稅兩天後,中方迅速祭出出口管制,並於本月擴大範圍。局勢很快明朗: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遠遠超過中國對美國黃豆的依賴。

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美中已就貿易協議達成「實質性框架」。美方將減免關稅,中方則暫停稀土限制並恢復採購黃豆。表面看來是重返貿易戰前狀態,實際上卻是美國在自己挑起的衝突中「認輸」。

紀思道認爲,中國若僅暫停一年出口管制,對習近平的高招,既能施壓美國,又不至於逼各國全力以赴,尋求打破中國壟斷局面。

根據加拿大礦業公司Power Metallic Mines執行長Terry Lynch,西方需要規模如「曼哈頓計劃」的行動來發展稀土產業,才能擺脫中國箝制,但即便全力推進,也需五到七年才能見效,在此之前只能與中國達成協議。

紀思道,整件事就是川普發動貿易戰,結果發現手持「關稅」而非刀槍去參與械鬥,貿易惡霸硬不起來,開始示好讓步:他放寬關稅、鬆綁晶片出口、允許TikTok繼續在美營運,還阻止臺灣總統訪美,並且據傳延遲對臺軍售。

紀思道擔心,習近平已經看穿美國弱點。即使暫時解除稀土限制,也不會允許美國趁機囤貨。美企未來取得製造戰機、潛艇所需稀土恐將愈發困難。持平而言,習近平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紀思道警告,習近平還可能以「限縮稀土」爲籌碼,逼川普減少對臺支持或縮減南海巡航。若真如此,美國在太平洋的軍力將大幅削弱,臺海風險升高。美國輸的不只是經濟,還有全球信譽與影響力,象徵「美國衰退時代」正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