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式股災」引發投資人焦慮 巴菲特:市場瀰漫恐懼氣氛是好事

▲巴菲特認爲,市場瀰漫恐懼氣氛是好事,得意忘形才該提防。(圖/路透)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新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大震盪,不過今(7日)有消息指出,股神巴菲特今年身價不減反增,逆勢成長。而他曾在《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書中提到,「市場瀰漫着恐懼氣氛是好事,得意忘形才值得謹慎提防」,提醒投資人迴歸基本面,投資重點「不是預測市場」,而是關注資產本身能產出什麼,不追逐短期價格。

巴菲特今年身價成長172億美元(約臺幣4216億元),累積高達1550億美元總資產,穩坐全球第6富豪,他曾在《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2023全新增修版〕》當中,以自己親身經歷的兩筆小額投資爲例,強調「真正穩健的投資,從來不是預測市場,而是瞭解自己能不能忍受波動,並認清什麼纔是有價值的資產。」

他表示,如果買進後只關注價格變化,「你其實是在投機。」相反地,投資應該是關注資產本身能產出什麼,不追逐短期價格,而是建立對長期價值的信念與理解。

巴菲特在信中提到,自己在1986年、1993年分別投資農場與商用不動產,並非因掌握特殊資訊或市場預測,而是依據基本的資產收益、生產力評估。他認爲,與其執着市場價格的短期波動,不如關注資產本身「未來是否具有穩定生產力」。

▲川普「關稅之亂」也波及臺股慘跌。(圖/記者屠惠剛攝)

許多投資人在面對市場震盪和波動時,容易情緒高漲,天天開APP緊盯盤勢、尋求出場或進場時機,不過巴菲特說,「對投資人來說,市場瀰漫着恐懼的氣氛是好事,市場中的人普遍得意忘形才值得謹慎提防。」

他的投資核心哲學,正是認爲「真正的投資機會,往往藏在市場悲觀情緒蔓延時」;反之「所有人都樂觀期待暴利的時候,纔是更該小心的時刻。」

很多投資人會緊緊追蹤市場變化,即使只是短暫的跌幅,也容易引發恐慌與焦慮,但巴菲特始終提醒「市場價格不應主導你的判斷」。比方他在投資農場與不動產時,完全不關注每日報價,而是評估資產本身未來是否具有穩定生產力。用比喻來說,比賽的勝利者是專心比賽的人,「而不是那些一直盯着記分板的人。」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2023全新增修版〕》一書,由巴菲特親筆撰述,2023全新增修版時增幅達4萬多字,是巴菲特90歲的重要里程碑,完整呈現企業治理、價值投資理念,在全球熱銷30年,至今已翻譯爲十幾國語言,繁體中文版由時報出版在臺發行。

▲巴菲特在《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書中強調,投資重點是「不追逐短期價格」。(圖/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