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舌戰馬裡蘭州州長 威脅部署國民兵 擬撤回重修基伊大橋經費
川普與馬里蘭州州長摩爾發生摩擦,除揚言派國民兵外,還考慮是否支付巴爾的摩港被撞斷的基伊橋。圖爲摩爾州長今年3月主持基伊橋事故週年紀念儀式。(美聯社)
川普總統與馬里蘭州州長摩爾(Wes Moore)24日隔空交鋒,威脅部署國民兵至「失控的」巴爾的摩,並考慮撤回重修基伊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的經費。
「華盛頓郵報」報導,摩爾24日在社羣媒體上與川普爭論巴爾的摩治安狀況,指該市的犯罪率已顯著降低,兇殺案比率處於50年來最低。
川普24日透過社羣平臺「真實社羣」(Truth Social)發文表示,巴爾的摩已經「失控」、「犯罪猖獗」,威脅部署國民兵。
川普表示,摩爾需要「清理這場犯罪災難」,他纔會考慮9月應摩爾的邀請,共同上街巡視巴爾的摩;華郵日前報導,國防部最快將於9月在芝加哥街頭部署軍隊。
「美聯社」報導,川普屢次批評民主黨州長治理的州或大城市「危險、髒亂」,而這些地方的居民多以非裔佔多數,而市長也都是非裔,包括摩爾、巴爾的摩市長史考特(Brandon Scott)、華盛頓特區市長包瑟(Muriel Bowser),以及紐約市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
川普提及今夏在洛杉磯和華府部署國民兵的決定,並表示若摩爾需要聯邦協助維護巴爾的摩的安全,「我會派遣部隊」。
「國會山莊報」報導,川普另威脅要重新考慮聯邦政府是否持續資助馬州重建基伊大橋,1977年竣工的基伊大橋去年3月26日遭新加坡「達利號」(Dali)貨輪撞上,不僅造成人員傷亡、橋面斷裂坍塌,使巴爾的摩港的商業航運一度陷入混亂,導致重大經濟損失。
川普和摩爾的口水戰不僅止於巴爾的摩治安,川普提及紐約時報去年報導摩爾謊稱曾獲得銅星勳章的爭議。
摩爾在媒體爆料後,稱當時是「無心之過」,說明他派駐阿富汗服役期間曾獲副旅長鼓勵申請白宮勳章獎學金且高層長官已簽署嘉獎文件,但他返美之後才發現是一場誤會;不過,相關申請文件去年處理完畢,摩爾去年12月正式獲頒銅星勳章。
摩爾屢次強調軍事生涯,並嘲諷川普爲「骨刺總統」(President Bone Spurs),暗指川普因身體因素而未被徵召前往越南服役。
對於川普可能接管巴爾的摩,該市民主黨籍市長史考特發出聲明表示,「川普接管華府警務表明兩件事,一是不擇手段並犧牲他人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二是他沒有讓國家更安全、健康或自由的更好解決辦法。」
史考特力諫聯邦政府禁止幽靈槍枝、恢復遭撤消的巴爾的摩制暴聯邦經費,並在不影響既有調查重點的情況下,提供聯邦調查局(FBI)、聯邦緝毒局(DEA)等聯邦機構駐巴爾的摩辦事處額外資源等。
國防部下令動員更多國民兵到華府協助維持治安。圖爲南卡州國民兵進駐華府。(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