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親自拉票 共和黨保守派妥協

川普第二個任期在他就職後,所推動的議程快速推動,在司法和立法也都有所斬獲。(美聯社)

紐約時報二日分析,美國聯邦衆議院表決時,常見共和黨保守的財政鷹派一開始強烈反對黨內領袖推動龐大財政法案,痛批開支失控、加劇聯邦債務危機,並堅稱絕不退讓。然而經過美國總統川普出面、電話遊說與黨團強力施壓,他們最後往往還是妥協。

共和黨極右翼次團「衆議院自由黨團」議員二日在國會山莊和白宮,與川普及共和黨籍衆院議長強生密集磋商,堅稱這次絕不輕易退讓,並要求大修聯邦參議院通過的版本。

該次團最不能接受的是,此前爲了確保在參院過關,共和黨的領袖在法案中又加碼至少一兆美元支出,包括五百億美元專款補貼鄉村醫院,以降低削減聯邦醫療補助造成的衝擊。參院版還保留拜登政府推動的潔淨能源稅收抵免條款,只要一年內開工或在後年底前完工,就能繼續申請優惠。

更令保守派不滿的是,參院版刪除原禁止聯邦醫療補助給跨性別者「性別確認」醫療補助的條款,及原限定「川普帳戶」只能給美國公民嬰兒的規定。但對這些議員而言,最在意的是該法案會使美國債務未來十年增加至少三點三兆美元。

共和黨籍聯邦衆議員諾曼就直言,「我們得確保好政策不被糟糕的支出拖垮」,其同黨同僚奧格茲更直斥參院版是「廢物」,另一位同黨同僚羅伊則不斷在社羣媒體批評違反預算協議,對潔淨能源補貼的處理簡直是「壞上加壞的破局敗筆」。

儘管如此,在衆院覆議表決前,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熊恩透露,川普在白宮舉行的會議中勸服不少議員。該分析提到,川普至今多次展現說服力,過去幾次關鍵的表決前,他總能在最後一刻致電拉票,讓保守派乖乖投下贊成票。保守派唯一一次真的擋下自家法案是去年十二月,當時川普只是總統當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