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簽行政令廢除無現金保釋 擬起訴、驅逐燒國旗者
川普總統25日簽署行政命令,焚燒國旗者將判刑一年;行政令並取消無現金保釋制度。(美聯社)
川普總統25日簽署行政命令,終結全美「無現金保釋」制度,並指示司法部調查煽動暴力或有其他違法行爲的同時焚燒美國國旗者,藉此遏止褻瀆國旗的行徑。
兩行政令主打治安訴求
「華盛頓郵報」報導,根據無現金保釋制度,法官可在嫌疑人接受電子監控等條件的情況下,裁定免付保釋金,但這種情況極少在暴力犯罪案件中出現。
川普在行政命令中,指示相關單位人員,停止發放聯邦資金給取消保釋金的州與地方司法管轄區。
川普認爲,免保釋金的政策過於寬鬆;支持者則表示,這些政策能讓缺乏資源的嫌疑人獲得公平對待。
25日簽署的兩項行政命令,反映川普對治安的主要訴求,法治是川普拉攏支持者的一大政治議題。
利用聯邦資金作爲強制改革的槓桿,是川普回鍋執政的重點策略;過去八個月來,白宮凍結聯邦資金,試圖改革高等教育,強迫終止「庇護城市」制度,但此策略招致法界強烈的反彈。
美國缺乏一致保釋制度
美國缺乏一致的保釋制度,地方法院的規則與州法規定哪些人有資格獲得審判前釋放,以及何時獲釋。
憲法規定,被控犯罪的嫌疑人被定罪前,應以無罪推定,只有特定法律能在審判前限制嫌疑人的自由。
紐約大學(NYU)法學院布瑞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的一項計劃分析全美33個城市的保釋金與犯罪趨勢,結果發現兩者之間缺乏統計學上的顯著相關性。
該中心司法計劃資深法律顧問葛沃特(Ames Grawert)表示,「如果想要一個在全美降低犯罪率的槓桿,保釋金改革不是我會選擇的操作。」
另外,川普指示司法部起訴「褻瀆」美國國旗的人,逮捕並驅逐被控焚燒美國國旗的移民。
川普說:「你燒國旗,會被判一年徒刑。你不會被判十年或一個月,就是一年並留下案底,這樣一來,燒國旗的行爲就會立即停止。」
挑戰最高院燒國旗裁決
1989年,最高法院以五票對四票的結果,裁定焚燒美國國旗的行爲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行政令承認有這項裁決,但認爲如果燒國旗「可能鼓動違法行爲」或燒國旗等同「挑釁言論」就可檢控。
美聯社報導,川普透過行政命令要求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尋找可挑戰該裁決的判例,現任的大多數大法官都比當年的大法官保守,其中包括川普在第一任期內任命的三位大法官。
洛杉磯今夏發生示威民衆抗議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暴力畫面,顯示抗議者揮舞墨西哥國旗、焚燒美國國旗;白宮官員25日以此圖像,作爲該行政命令的依據。
非營利言論自由倡議組織「個人權利和表達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FIRE)的首席顧問康恩-裡維爾(Robert Corn-Revere)譴責川普的行政命令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
康恩-裡維爾發出聲明表示,「你不必喜歡焚燒國旗的行徑,你可以譴責、爭辯,或把國旗升得更高。言論自由的美妙之處在於,人人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別人不喜歡你所說的話。」
抗議活動中常見燒國旗行爲,川普總統25日籤行政命令未來燒國旗判一年徒刑。(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