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頻宣佈「緊急狀態」合法性?法律戰料見激烈攻防
川普總統的關稅措施以緊急狀態宣告,是否合法,正在打法律戰。(路透)
川普總統展開第二個任期以來,已在數十份總統文告宣佈進入各種緊急狀態,從而繞過須經國會批准的正規程序,以非常態行動因應對。這些緊急狀態宣告已引發多樁訴訟,尤其是關稅,其中之一在7月31日面臨迄今最大考驗:華府上訴法院將開始審理川普的「解放日」關稅案。
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稱美國貿易逆差爲緊急狀態,對多國開徵關稅,促使進口商VOS Selections和其他幾家進口業者告上法院,主張川普自己也不認爲事態緊急狀態,因爲他的行政命令「至少九次描述貿易逆差『巨大而且持續』」,「既然貿易逆差是美國經濟50年來持續的特點」,就不能視爲緊急狀態。
國際貿易法院和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官康崔拉斯5月都判決認爲,IEEPA是賦予國會、而非總統徵收關稅的權力,川普政府因而提出上訴,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美東時間31日舉行聽審會,聆聽兩造口頭陳述。
專家指出,這番法律攻防所熱烈爭辯的一大難題,是法院能否、或是否應該對總統宣告緊急狀態的決定,進行事後評判。紐約大學憲法學者夏恩指出,過去經驗顯示,「在涉及緊急狀態時,聯邦法院通常相當尊重總統基於事實的認定」。川普今年來已至少八次援引IEEPA。
司法部迴應,貿易失衡最近幾年才演變爲緊急狀況,並且質疑法官無權對川普的裁量權進行事後評判,「法院不能以其裁量權取代總統的裁量權」。
▪整理包/臺灣20%關稅排「後段班」 一表看各國稅率排名 ▪整理包/臺灣關稅出爐!20%高於日韓 川普關稅新舊稅率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