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拋「統一」橄欖枝 學者點出引誘陸全面開放對這政策有幫助

中美兩強博弈。(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美雙方11日結束貿易談判,並於12日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接下來90天內下調雙邊關稅。在北京與華府僵局降溫之際,川普則提北京同意全面開放,對兩國都是好事,「對統一(unification)與和平也非常有利」。對此,經濟學家、政經評論家吳嘉隆則表示,美國之所以釋放對北京的善意訊息,其實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北京的全面開放,其實對美國的接觸政策(engagement)更有幫助。

美國總統川普上(4)月提高對華關稅,北京選正面迎戰,採取「不跪」、「不退」,雙方劍拔弩張。然臺灣在此次貿易戰似乎未見曙光,吳嘉隆13日在政論節目《關鍵時刻》分析,美國對華開放,未來大陸企業想去美國做生意,亦會減少諸多限制,「可是美國卻沒有把他們的國家對臺灣做出開放,這個對臺灣來說不合理、不公平。」

面對中美兩方協商,川普在記者會中指出:「他們同意開放中國,完全開放中國。我認爲這對中國將會非常好,我認爲這對我們也會非常好,而且我認爲這對於統一及和平也會很好。」(I think it's going to be fantastic for us, and I think it's going to be great for unification and peace.)吳嘉隆語鋒一轉,續指「川普講話有兩面性。」

「美國原來對華是接觸政策(US-China Strategic Engagement),而接觸政策的目標是『和平演變』,」吳嘉隆補充,此舉是要北京轉型成市場經濟體、政治上啓動改革開放」。吳嘉隆並指,但美國發現整個接觸政策失敗,對美國來講,「和平、演變,這纔是美國要的。」

吳家隆進一步說明,相較於美國,北京要的是「統一、和平」,所以川普在記者會上發言,釋放統一訊息,「川普是在引誘它(北京)嘛。」直言美國之所以釋放對北京有利的言論,其實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北京的全面開放,其實對美國的接觸政策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