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亂局-川普插手聯準會決策的好與壞
聯準會未來可否保全超然地位,全球金融市場持續留意觀察。圖/美聯社
川普重返白宮之後,就一直對聯準會主席鮑爾萬般挑剔,不論是直接人身攻擊,乃至於揚言提告耗費巨資翻修聯準會大樓。表面上,川普是由於不滿聯準會遲遲未能配合降息,才屢屢公開抨擊鮑爾。但說不定川普並非針對鮑爾個人,其內心深處應當更殷切期盼,貨幣政策能夠跟上其他政策的推動腳步,使其一手擘劃的MAGA理想得以更快速地成就偉業。
理論上,各國中央銀行本應藉由貨幣政策,致力於維持經濟與物價之穩定,且貨幣政策須以數據分析、經濟模型及研究爲決策基礎,而不是迎合特定政治人物之偏好。例如目前最受關注的年底前降息與否,關鍵實在於通膨與就業兩大變數,尤以通膨爲重中之重。其實回顧美國曆史,並不乏貿然降息導致物價飆升的前車之鑑,尼克森爲尋求連任就曾施壓聯準會降息、刺激短期經濟,但後遺症卻是連續數年的停滯性通膨,直到雷根上臺後才靠着極端升息壓制住惡性通膨。
如今對等關稅齊發,物價影響尚在未定之天,鮑爾自然不願重蹈覆轍。況且長久以來,聯準會堅持根據經濟數據和理性客觀分析進行決策,所樹立的獨立超然地位,不只支撐着美國金融市場穩定,還是各金融機構預估資金流向、景氣走勢,以及擬定交易策略時的定海神針。譬如針對鮑爾提前下臺傳聞,華爾街隨即興起「鮑爾避險」策略,以因應可能的寬鬆貨幣政策及蠢蠢欲動的通膨隱憂。
白宮不是不懂此番道理,故即便美國物價今年迄今尚稱平穩,看似未受關稅衝擊,加上7月新增就業人數又略顯疲態,面對聯準會文風不動的態度,川普也只是繼續口頭霸凌鮑爾,沒有實際動手趕人。另一方面,聯準會貨幣政策系由FOMC的委員們共同討論與表決,亦即換掉一個鮑爾,聯準會也不見得就言聽計從,何況鮑爾任期已經邁入倒數,那麼爲何川普依舊執著於此?
或許是因爲川普急了,急着在明年底期中大選前,向選民展現其施政成果。莫看川普狀似瘋癲,但他對於已承諾的經濟改革,倒是按部就班地逐一落實。特別是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財政政策,得益於共和黨掌握國會優勢,如對等關稅、大而美法案等無不如其所願。若能再拉近聯準會與白宮的距離,不論是透過利率決策或干預美元匯率,希望藉此再擴大政策成效。像是川普念茲在茲的降息,低利環境確實有助於拉擡企業投資、引導製造業迴流美國,同時又能節省債息負擔,爲其他財政支出騰挪出空間。至於衍生通膨過熱疑慮?也許不是川普當下關心的課題,物價上漲頂多再讓聯準會升息因應就好。
是以從傾向降息的首席經濟顧問米蘭,已獲提名填補出缺的聯準會理事,即可窺知川普意欲染指聯準會決策之意圖。事實上展望川普任期,過半理事終將由其任命,要求聯準會聽命白宮似乎遲早會發生。然而,若真的爲了短期利益,賠上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與可預測性,不免因此削弱市場信心,波及金融及長期經濟穩定。故相較於降息預測或鮑爾個人去留,聯準會未來可否保全超然地位,恐讓全球金融市場更加頭疼,值得持續留意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