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利空罩頂 臺積電殺尾盤、收最低1,040元
美國總統川普目標「讓製造業迴流美國、改善貿易逆差」,並威脅對半導體開徵關稅,帶給臺股不少壓力,而臺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的相關傳聞不斷,且晶片法補助恐落空,都讓股價承壓。(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目標「讓製造業迴流美國、改善貿易逆差」,並威脅對半導體開徵關稅,帶給臺股不少壓力,而臺積電可能入股英特爾的相關傳聞不斷,且晶片法補助恐落空,都讓股價承壓,臺積電27日下跌至1,040元,跌幅1.89%,最後一盤爆出逾兩萬張賣單,面臨半年線保衛戰。
川普18日時揚言可能對進口的汽車、半導體及藥品課徵約25%關稅,這些關稅「將是25%或更高」,讓企業「有一些機會」把營運遷移到美國,未來兩年可能會有大量企業涌入美國。川普說,這些關稅可能4月2日宣佈。同時川普也預定4月宣佈對等關稅的消息,代表屆時將有兩大加徵關稅訊息。
半導體關稅對臺積電的潛在衝擊較小,TriOrient副總裁奈斯戴特指出,臺積電直接「輸入美國的晶片非常少」,多數都是先輸往大陸、印度等地,安裝在iPhone與伺服器內,接着再輸往美國。臺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臺積電先進製程及三奈米、二奈米,即使被課關稅也有強大議價能力可以轉嫁給美國企業,也可以持續得到全球重量級大廠訂單。
相較之下和英特爾合作的傳聞影響較大,劉佩真表示,美方若要求臺積電支援英特爾,因二者在晶圓代工上有競爭性,可能造成臺積電核心關鍵技術外泄風險,無論未來臺積電是入股或合資、合併,對臺積電都是弊大於利。
晶片法部分,22日傳出川普政府計劃裁減「國家標準與科技研究院」(NIST)約500個職位。NIST是商務部轄下的實驗室,任務之一是監督並管理拜登政府爲提振美國晶片業發展而設立的投資基金。此法爲臺積電提供了66億美元的補助,外加50億美元的貸款以及投資抵稅優惠。
半導體業顧問業者Semiconductor Advisors分析師梅爾(Robert Maire)解讀,若沒留人處理晶片法的行政事務,(晶片法)形同將名存實亡,因爲沒人能驗證企業是否達到補貼的要求,更別說開出支票。
受到種種利空消息衝擊,臺積電股價多次回測季線,27日更微幅跌破半年線,下跌20元,收1,040元,跌幅1.89%,最後一盤並爆出超過兩萬張賣單。外資近日賣超多於買超,不過投信已連續買超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