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稅大刀揮向陸 陸學者:或以「一攬子措施」反制

美國總統川普1日下令對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研判,大陸這次不會只採取報復性關稅反制,而將採「一攬子措施」,應對上要比川普首任期處於相對有利地位。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纔不滿2周,已在1日正式簽署行政令,對大陸商品加徵10%關稅,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研判,大陸這次不會只採取報復性關稅反制,而將採「一攬子措施」,應對上要比川普首任期處於相對有利地位。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吳心伯分析指出,中方可能採取的一攬子措施,包括實施出口管制,收緊對美國出口稀有金屬、無人機關鍵零組件等;此外,美國對大陸大規模加徵關稅將增加自身通膨壓力,這都將使中方在因應美國加徵關稅方面,比川普首任處於相對有利位置。

吳心伯指出,通膨不僅是極具挑戰性的經濟問題,也是政治敏感問題。這是川普第1任期沒遇到的問題。他並指,既然美國拿芬太尼問題「說事」,作爲對大陸加徵關稅的理由,大陸跟美國在這個環節的合作意願可能下降。

川普在競選期間揚言,要對大陸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目前僅對大陸加徵10%關稅。《聯合早報》綜合多名學者意見指出,川普很可能把關稅當手段,逼大陸在談判桌上讓步,「相信川普會逐步把關稅幅度調高」。

另外,《大公報》報導,大陸國際問題專家周虎城指出,在川普期望百日內訪問北京的談判週期間,對大陸加徵關稅,或是摸索中方對美政策底線的嘗試。

大陸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則指,大陸透過年底推出的一系列新政策,包括持續放寬免籤、首次提出穩股市穩樓市增強市場信心、加碼「兩新」政策提振消費、取消外貿補貼、提高職工工資等,以「組合拳」提振內需、提高抗擊外部衝擊能力,加上外貿依存度大減,相信能更有效應對加徵關稅衝擊。

香港經濟學者徐家健向《香港電臺》表示,美國對大陸貨品加10%關稅的同時,亦對加、墨加徵更大幅度關稅,加上對大陸加徵的關稅,會被消費者及生產商分別吸收,因此認爲不會太削弱大陸貨品競爭力,預料中美雙方將在未來數月談判磋商。

徐家健表示,因應美方目前的加稅幅度,人民幣的貶值壓力較預期小,相信人行(大陸央行)將人民幣貶值的幅度會少於10%,他認爲,目前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或要幾個月纔可以逐步消化。

針對美方宣佈對大陸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大陸外交部、商務部發言人2日皆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強調中方將向WTO提起訴訟,且將採取必要反制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並指此舉勢必影響雙方今後禁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