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祭新規! 要大學籤協議「國際生上限15%」換聯邦補助

▲ 川普政府祭出全新大學監管政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1日發佈全新大學監管政策,要求高等教育機構簽署協議,換取優先獲得聯邦資金補助。這份10點備忘錄對大學營運提出全方位要求,涉及國際學生比例到校園意識形態,引發對校園學術自由及言論自由的質疑。

白宮官員向《路透》透露,政府1日已發函給9所知名大學,包括範德堡大學、達特茅斯學院、賓州大學、南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德州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布朗大學及佛州大學,尋求同意與回饋。若上述院校同意簽署,將享有「大量且實質的聯邦補助金」等多項優惠待遇。

《華爾街日報》率先披露這份《高等教育學術卓越協定》(Compac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其核心條款包括大學部國際學生比例不得超過15%,且來自單一國家的學生比例不得超過5%。對於目前國際生比例已超標的院校,即將入學的班級必須符合15%上限規定。此外,所有大學申請者皆須參加SAT或類似標準化測驗。

更具爭議的是,協議要求高等院校促進師生員工的「觀點多元化」,要求「改革或廢除那些故意懲罰、貶低甚至煽動暴力反抗保守思想的單位」;國際學生應支持「美國與西方價值觀」,並敦促校方篩選出「對美國及其盟友或價值觀表現出敵意的學生」。

協議也禁止大學在聘僱和招生過程中考慮種族或性別因素,同時要求學費凍結5年,並採取措施遏制「成績通膨」現象。白宮特別專案資深顧問梅爾曼(May Mailman)表示,政府希望學校在控制學費漲幅等決策上發揮領導作用。

▲ 德州大學去年挺巴勒斯坦示威曾爆發衝突,多人被捕。(圖/路透)

川普長期批評美國大學存在「反美」和反保守派價值觀,尤其是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跨性別政策及多元包容計劃等。政府已對多所大學展開調查,哥倫比亞大學同意支付逾2.2億美元和解金,布朗大學則支付5000萬美元;川普9月30日更透露與哈佛大學的協商接近完成,內容包括哈佛支付5億美元款項。

人權倡議人士對這項政策表達強烈關切,認爲此舉旨在使大學與川普政治議程保持一致,恐怕侵犯學術自由及言論自由。且協議還要求大學向國土安全部及國務院提供有關外籍學生的所有已知資訊,包括紀律記錄,有鑑於政府近期試圖驅逐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此舉可能引發隱私權及程序上的疑慮。

根據協議條款,同意簽署的院校將接受司法部審查執行情況,一旦發現違規,將「失去協議帶來益處的機會」,甚至可能被要求退還已獲得的聯邦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