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忌憚馬斯克的第三黨

馬斯克(Elon Musk)。圖/美聯社

馬斯克宣佈組「美國黨」,反對川普總統「又大又美法案」,他批評此法將增加5兆元國債,讓美國最後破產。雖然美國國會採單一選區制,使第三黨難有生存空間,但馬斯克成立第三黨有近六成選民樂見,他計劃拿下兩至三席參議員、八至十席衆議員,成國會關鍵少數,遇關鍵法案時,共和黨只要失去三至四票就難通過,兩黨都無法輕視,馬斯克的財富和捐款威力讓兩黨忌憚,這場政治風波好戲在後頭。

美國曆史上多次出現第三黨,如綠黨、改革黨等,都短命而終。德州富豪裴洛(Ross Perot)1992年獨立競選總統,普選獲約19%選票,但選舉人票掛零,總統選舉制有利兩黨,第三黨或獨立候選人毫無機會;國會議員選區每個選區只選一人,也是同樣情況,第三勢力難有生存空間。

馬斯克組黨可能借人工智慧演算,尋找兩黨難佔壓倒性的州,資助志同道合的知名人物,給予銀彈援助,配合馬斯克站臺、X平臺宣傳,選出少數席位議員,變成國會關鍵少數,就像臺灣在民進黨、國民黨競爭下,柯文哲創民衆黨成第三勢力,在政策法案上與兩黨合縱連橫,影響政局方向。

馬斯克難忘情政治,不惜讓特斯拉股價反覆重跌。他的優勢包括:在X平臺有逾2億追隨者,比川普多,但很多追隨者是外國人,無法影響美國政治;世界首富財產總值約4000億美元,2024年他捐川普近3億元,是川普獲勝最大功臣。美國選民對兩黨壟斷不滿,網路民調顯示,65.4%選民贊成組第三黨,Quantus Insights民調指41%選民願加入美國黨。馬斯克如能取得5%搖擺票,攻下兩到三席參議員和八到十席衆議員,就打破目前國會兩黨形勢。

美國黨的理念包括:減少國債,推動負責任的支出、科技創新,利用AI與機器人推動軍隊現代化,加速AI發展、減少監管、推動新能源和生物科技、加密貨幣與太空領域技術,強調言論自由、支持生育政策和應對人口下降,瞄準科技愛好者、獨立年輕選民,他的規畫有一定吸引力,川普與共和黨比民主黨更害怕馬斯克組黨成功。

川普貼文批評馬斯克荒謬,用詞相對「溫柔」。他說馬斯克可以從中找樂子,但看到馬斯克過去五週徹底脫軌,他感到難過,第三黨在美國從未成功過。川普說,將研究如何把馬斯克驅逐出境,展現他的鳥肚雞腸和睚眥必報風格。

有趣的是,川普和馬斯克都曾在兩黨之間漂移。川普曾加入民主黨、改革黨、無黨籍與共和黨;馬斯克長期支持民主黨,後因長子變性等原因而憎恨民主黨,跳槽共和黨,反對「覺醒主義」(wokeism),馬斯克本來支持佛州州長德桑提斯參選總統,後支持川普;共和黨內不少反對川普卻不敢表態者,可能成馬斯克吸收對象。馬斯克支持移民、吸收外國人才被美國所用,但與北京交好、推崇中國進步,也有爭議。

他的缺點顯而易見:與川普一樣唯我獨尊、爲人高調、自我中心,認爲天下聚光燈都在自己身上,面臨媒體鋪天蓋地攻訐醜化,可能成爲他的絆腳石。馬斯克醉心政治,政治EQ卻不夠,無法戒除跳到前臺當領袖的癮頭,他無心經營特斯拉、SpaceX等企業,讓投資人不滿,分心於政治與企業,一些選民也難接受。如無法成功在幕後運作,他的第三黨將曇花一現,很難持久。

曾參選總統的華裔楊安澤(Andrew Yang)已和馬斯克聯繫,建議美國黨從地方選舉入手,美國有50萬個地方民選職位,但馬斯克中意明年期中選舉就選出國會議員,制衡川普,他如不再捐款給共和黨,部分共和黨人選情將告急。馬斯克的才智和科技前瞻眼光過人,但財大氣粗自負性格,和川普多位閣員吵架甚至動粗,顯露他慣用CEO獨斷獨行作風,不懂政治妥協,在政壇將水土不服,影響美國黨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