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狠砍藥價最多80% 財經專家憂健保剉哩等:吞4大苦果

川普質疑目前美國藥價不合理。藥品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美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行政命令之一」,將美國處方藥價格大幅下調59%,川普強調,這項命令會「幾乎立即」使美國處方藥價格降低30%至80%,他將引進「最惠國」定價模式,美國支付的藥物價格,將與世界上支付價格最低的國家掛鉤,藉此降低美國處方藥成本。財經專家遊庭皓在臉書發文表示,此政策將波及臺灣這類市場規模小、藥價低的市場,「最終結果是,藥價可能上漲、健保給付縮水、可選藥品變少,整體醫療體系也會因國際藥價壓力、健保財政限制與院所利潤壓縮,進入惡性循環。」

遊庭皓示警,川普若推動「最惠國價格」政策,要求藥廠不得在美國,收取高於其他富裕國家的藥價,將迫使藥廠同步提高其他市場價格彌補損失,在這樣的壓力下,英國、法國、瑞士等長期享有低價藥品的國家將被迫讓利,進一步波及臺灣這類市場規模小、藥價低的市場。

遊庭皓提到,不同國家間的藥價差距極爲懸殊,以抗癌藥Tecentriq爲例,美國售價高達33萬美元,遠高於英國的15萬美元與瑞士的16萬美元,再看Keytruda,美國定價高達17萬美元,但瑞士僅爲8萬美元,價格幾乎腰斬,他強調,「這些國家的低價機制,正是臺灣健保署比價壓價的依據來源,一旦這些低價消失,臺灣現行機制也將失去籌碼。」

遊庭皓分析臺灣現況,臺灣藥品供應還存在所謂「藥價差」制度,醫療院所實際採購藥品時,常以低於健保支付價格的金額向藥商進貨,中間的差價成爲院所經營的利潤來源之一,進一步影響他們選擇廠牌藥品的偏好,但當藥廠全球利潤遭壓縮,勢必回頭緊縮對低價市場的供應,導致部分藥品無藥可選,或僅剩高價新藥可談。

「最終結果是,藥價可能上漲、健保給付縮水、可選藥品變少,整體醫療體系也會因國際藥價壓力、健保財政限制與院所利潤壓縮,進入惡性循環。」遊庭皓提醒,對臺灣來說,不只要趕緊做健保財政改革,還要顧及醫療負荷能力,並擴大健保點值留住護理師,挑戰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