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到底想幹嘛?美臺商會會長提醒賴政府「這點」趕快做
美國總統川普。(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對國際局勢帶來重大影響,揚言對多國加關稅,還點名臺灣搶走晶片生意,而爲因應川普新政,總統賴清德宣示將以編列特別預算方式,將國防預算佔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提高至3%以上。臺美雙方間最具影響力民間組織之一的美臺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 USTBC)會長韓儒伯(Rupert J. Hammond-Chambers)近日透露,希望說服川普改變對半導體產業的看法,對於說服臺美雙邊的關係來說,並不是實際的做法;他並認爲,如果臺灣要用特別預算編列國防預算,那就應該「儘快做、越快越好」。
韓儒伯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川普希望在美國也有半導體的基礎建設,而不僅僅是臺灣,因此這也是川普擬課徵晶片關稅的關鍵;但他也坦言,其實臺灣已經在這樣做,「不論臺灣或臺積電投入的比我們預期的還多」,現在也在美國設廠,但這需要時間努力與大量的資本投入。
談到川普政府所關注的核心焦點爲何?韓儒伯認爲,是臺美之間的貿易失衡,這也顯示美國政府認爲貿易不平衡,反應了雙邊經濟關係的公平性,纔會試圖在某種程度上縮小其所造成的失衡。不過,韓儒伯也認爲賴清德總統提出的方案是「很聰明」,特別是在國防預算方面,要提高到約GDP的3個百分點,藉此向川普政府傳達臺灣持續提高國防預算方面的決心。
韓儒伯並提到,其實川普政府所傳遞的訊息很直接,就是「趕快做,無論要做什麼,趕快做」,可是臺灣的政治環境並不太有利於這樣的做法,因此臺灣需要有更強的急迫感,希望說服川普總統改變對半導體產業的看法,對於說服雙邊的關係來說,並不是實際的做法;因此他呼籲臺灣應加快行動,儘速推動相關措施;如果要用特別預算編列國防預算,那就應該儘快做、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