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大又美法案在眾院遭自家人杯葛 BBC歸納出3癥結

共和黨籍衆院議長強生奉命通過川普法案,但阻力很大。法新社

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動的稅改法案,號稱是他「重振經濟、減輕中產負擔」的看板政績,如今卻在共和黨內部出現嚴重分歧,導致法案在衆議院卡關。儘管川普正積極爲明年期中選舉佈局,期望在國會闖關成功、端出實績,但BBC分析指出,目前僵局主要有三大原因:黨內理念分裂、程序與時程壓力、以及對財政赤字的憂慮。

首先,最大挑戰來自共和黨內部分裂。雖然川普派掌握衆議院多數,但並非鐵板一塊。保守派「自由黨團」(Freedom Caucus)成員擔心新稅改版本會進一步擴大政府支出、侵蝕保守財政原則。他們主張必須減少開支才能配合減稅,否則只是把債務問題留給後代。相對地,溫和派共和黨人則擔憂刪減稅負過多,會被批評圖利富人、傷害中產階級利益,影響選區選情。這讓衆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在協調上進退兩難。

第二個因素是立法程序與時程壓力。衆議院原先希望能快速通過版本送參議院,但若版本內容調整幅度太大,就必須重回參院再表決一次。共和黨參議院版先前已非常接近表決門檻,任何細節改動都可能讓脆弱的支持瓦解。特別是川普稅改方案試圖一次打包處理多項減稅,包括企業稅、中小企業稅與個人減稅延長,增加了談判複雜度。這使共和黨內部短時間內難以就具體版本達成共識。

最後,對聯邦赤字和債務的擔憂也是卡關主因之一。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早已多次警告,延長2017年川普任內的大規模減稅方案,將進一步拉高聯邦赤字。即使川普盟友認爲減稅能刺激經濟、增加稅收基礎、長期有利於平衡預算,但部分共和黨人仍質疑這種「供給面經濟學」能否如期奏效。對於要爭取連任或鞏固搖擺選區的議員來說,面對選民對赤字與債務的憂慮,他們難以輕率支持進一步減稅。

華盛頓郵報指出,共和黨多年來奉CBO的報告爲圭臬,現在又質疑其公信力,根本是政治操作。

總的來說,川普與共和黨領導層雖然急於在選前端出新的減稅政績,以證明他們有解決經濟壓力的方案,但內部分歧、立法程序風險和財政現實形成三重障礙,讓這項看似必然的黨內優先法案陷入膠着。議長強生目前仍在嘗試整合各派意見,但時間有限,稍有閃失就可能讓整個減稅計劃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