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陸兵為俄淪炮灰 真正目的劍指臺灣?大陸中立背後恐是「軍事實習」

俄羅斯總統普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美聯社

(德國之聲中文網)早該發生的事終於發生了。兩個幫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中國僱傭兵在烏克蘭的德涅茲克戰場被烏軍俘虜。爲什麼說這是早該發生的事,因爲按照調查記者柴靜採訪的在俄羅斯參戰的中國人馬卡龍的說法,俄羅斯軍隊里約有幾百個中國人在幫普亭打仗。在前線人員短缺的情況下,俄羅斯人肯定要把這幾百個僱傭兵當作他們奪取烏克蘭領土的炮灰。這些中國炮灰不是被俘虜就是被打死打傷,別的出路是沒有的。

中國「中立」的背後

這次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親自公開了被俘的中國軍人的消息。 而且,他要求中方對此給出解釋。可以想象,烏克蘭軍方和情報機構早就應該瞭解到在俄羅斯軍隊裡有中國的僱傭兵。只是烏方沒有抓到俘虜,而且由於自己的境況不好,確實也不想跟中國扯破臉皮, 所以一直忍耐着。中烏雙方依然保持着正式的交往。譬如說,在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中烏外長還專門進行了會晤。而此後,中國又就進口烏克蘭農產品的事務簽署了協議。

北京試圖利用這些做法,向烏克蘭傳送一個信息,即中國是中立的。而在這努力的背後,實際上是看準了烏克蘭的戰後重建。畢竟這是一筆大生意,對中國的經濟有利。 但北京始終沒有放棄原來親俄的路線,尤其是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俄之間更緊密的合作。 王毅不久前訪問莫斯科,再次強調中國永遠是俄羅斯的好朋友。而習近平今年五月又馬上去莫斯科,再次跟他的老朋友普亭見面。

「賺洋外快」的代價

很可惜,被俘的兩個中國人的審訊錄像本來就很短,而且由於翻譯的能力和提問水平不高,觀衆似乎並沒有得到太多的信息。 但從這兩個人回答問題的一些表現來看,確實都像兩個在中國可能當過兵,但復員後賺不到錢,所以到俄羅斯來賺個洋外快的農村人。但有人也許不禁會問,他們去俄羅斯之前,應該知道烏克蘭戰場是何種殘酷情景吧?他們應該瞭解一些俄羅斯把外國僱傭兵當炮灰、不顧其死活的做法吧?

筆者的回答是,不見得。 這是因爲中國官方和非官方的媒體中,渲染俄羅斯的強大始終佔上風,而習近平更是普亭的朋友,中俄雙方的熱火主要就是由習近平和普亭兩人拱起來的。一個在威權制度下成長的年輕人,尤其是一個在農村走投無路的人,在官方的宣傳下,很容易被俄羅斯的幾個小錢迷住。 僅從這一點來說,可以想象,今後如果中國要武力奪取臺灣,儘管大城市裡的父母們可能都不太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去當炮灰,但農村依然有的是年輕人願意爲了「祖國統一」獻身。

中國和印度的區別

數百個中國人在俄羅斯打仗,不可能永遠被隱瞞起來。 這一點中國官方自己也明白。爲了擺脫經濟困境,到俄羅斯去賺外快的不僅有中國人,其他國家也有,比如印度。但這裡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當去了俄羅斯的印度人察覺到俄羅斯當局強迫他們到前線當炮灰時,他們眼淚汪汪地懇求他們的總理莫迪把他們救回去。而莫迪在這時作爲一國總理,確實對自己的公民有一種負責的態度。印度媒體報道稱,莫迪去年7月在與普亭非正式會談時,正式向普亭提及此事。 在印度的壓力下,普亭同意了放還俄軍中所有印度籍士兵回國的要求,併爲他們返回印度提供便利。

但中國官方是如何處理這種事情的呢?首先,當澤倫斯基要求中國政府就此作解釋時,中方公開否認有中國人在幫俄羅斯打仗。而實際上,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在此之前,早就收到過在俄中國僱傭兵的呼救,懇求使館幫他們回家。但使館的迴應是,「這是你們的個人行爲。不屬於使館管轄的事務」。

從以上兩個國家對待自己的公民的態度,我們就能看出一個政府對自己百姓的生命重視程度。

中國炮灰希望的破滅

當然,共產黨有時也顧及自己在國際上面子,一旦某事被捅到國際層面,官方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那麼,這次兩個中國僱傭兵被俘消息的公佈,是否會給那些在俄羅斯被強迫當炮灰、但又不想莫名其妙地死在前線的中國人帶來回國希望呢?筆者的答案是「不見得」。

因爲在澤倫斯基公開被俘的中國人後,中方毫不含糊地否認了在俄羅斯有中國人蔘戰的事實。 既然否認了,那些在戰場上的中國炮灰,誰還會去管他們呢? 再說,在一個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像烏克蘭俘虜中國僱傭兵的信息,中國百姓按照正常渠道是永遠不會獲悉的。既然本國人不知道,不會激起民憤,那中國官方還要擔心什麼呢?

但中國官方如此的表態,在國際上尤其在烏克蘭那一方留下的記憶是抹不去的。北京本想用否認中國僱傭兵的事實來維護其所謂的中立的形象,但效果恰恰相反,烏克蘭肯定會把這筆賬記上,到必要時再清算。而國際社會在北京裝模做樣的扮演中立角色時,只會嗤之以鼻。

軍方「實習」?

在談及中國僱傭兵的同時,已經有人在提出如下一種猜疑,即在這數百個人中,是不是會可能有一些是中國軍方派遣的軍人,讓他們用「個人行爲」的名義, 到烏克蘭前線去「實習」, 積累戰爭的經驗。

這種大膽的猜測,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中國軍方已經經歷比較長的和平時期,而現在習近平在他任期實現的中國夢之一就是把臺灣拿回來。爲此,中國軍方在認真地學習俄烏戰事。79年中國打越南,儘管有各種動因存在,但其中一個就是,中國好長時間沒打仗了。 所以應該讓軍人去「訓練訓練」。 這一打不要緊,近五萬中國年富力強的小夥子(包括支前擡擔架的民兵)死在戰場上。 而在烏克蘭前線,派個別軍人去「實習」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即便中國僱傭兵都死了,對官方來說也就幾百號人嘛,比起打越南少多了。 再說,從前線肯定有人活着回來,這些人也許對中國軍方就是一種財富。

編輯推薦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