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賴清德親邀重量級大老闆救關稅 AIT一句話讓籌碼全作廢

(圖/本報系資料照)

爲了降低20%的美方暫時性關稅,傳出總統賴清德近月來親自出馬,頻頻邀請臺灣重量級企業領袖到官邸密談,希望業者組團赴美投資,送出一份「大禮包」來化解臺美關稅僵局。然而這盤如意算盤,卻在美國在臺協會(AIT)一句話下,瞬間瓦解。美方明確表示,「不需要臺灣官方協助」,直接將臺灣試圖端出的籌碼給沒收。

《鏡週刊》5日的報導指出,知情人士透露,自從4月川普宣佈對等關稅政策以來,賴清德便多次主動召集半導體、資通訊等領域的龍頭老闆赴官邸協商,希望政府與產業聯手,藉由大規模赴美設廠與投資換取稅率下調。甚至一度由經貿辦出面,號召企業「團進團出」,向美方展現誠意。然而,美方的冷迴應讓企業措手不及,也讓政府計劃全面熄火。

報導稱,這次臺灣被課以20%的暫時稅率,顯示川普對我方所提條件仍不滿意。根據《彭博》等外電報導,美國要求臺灣比照日本與南韓,分別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與3,500億美元,才能爭取較低15%的關稅。相較之下,臺積電雖已宣佈赴美總投資達1,650億美元,但在川普眼中仍遠遠不夠。

報導還提到,一位資深科技業人士直言,光靠農產品、汽車、保健食品的市場開放,甚至再加上石油、天然氣、飛機與軍火的採購,都比不上臺灣出口主力「半導體與資通訊」的影響力。川普最在意的從來不是買賣數字,而是能否讓美國真正掌握關鍵科技主導權。赴美設廠只是開始,美方要的,是臺積電的核心技術,甚至是對英特爾的「援救」。

再過一至兩週,美方即將公佈針對半導體與相關產品的「232條款」調查結果。一旦課稅,臺灣恐再面臨更大壓力。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曾分析,雖然半導體輸美佔出口比例僅約5%,但其中如伺服器、顯示卡等關鍵產品,出口美國的比重高達六到七成,若遭課徵高額關稅,對臺灣資通訊業將是嚴重打擊。

該報導也提到有一位不願具名的半導體主管憂心表示,真正的風險不在稅率高低,而是美國到底要臺灣讓出多少底線纔會滿意。他直言:「川普真正想要的,不只是投資金額,而是技術與控制權。他可能希望臺積電把先進製程交出來,甚至加碼投資到4,000億美元。若真照辦,等於整個核心技術與未來都送到美國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