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考慮向美軍購3276億 白委:政府自導自演爭取關愛眼神

臺灣考慮向美國採購近一百億美元武器,包括圖中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圖/美國國防部檔案照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傳出我國考慮採購3276億元武器。民衆黨立委林憶君今天質疑,賴政府用偷雞摸狗的方式「測風向」,甚至操控國內輿論對內打起認知作戰,只爲了吸引川普關愛的眼神,如果連國防部都不敢承認,代表遲遲無法與川普團隊展開有效溝通。

路透社報導,臺灣考慮向美國採購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的軍武,期盼在中國持續對臺施加軍事壓力之際,贏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支持。

林憶君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賴清德總統已經不是首次透過「知情人士」放消息測風向,2024年11月英國金融時報也曾經報導,臺灣研擬向美國採購總值150億美元(約新臺幣4878億元)裝備,包含神盾艦與F-35匿蹤戰機,這些消息並非空穴來風,恐怕都是賴政府找自己人「裡應外合」。

林憶君指出,臺灣正與華府商談軍購的消息來源,全部都是不具名知情人士,爲了合理化編列特別預算的目的,賴政府恐怕企圖「裡應外合」,合演一場「配合川普提高國防預算」的大戲給全國人民看,同時也吸引川普的注意力,得到美方對賴總統「關愛的眼神」。

林憶君認爲,金融時報與路透社都是國際主流媒體,平時不會引述毫無根據的消息來源,因此所謂的「知情人士」,很有可能就是我國的「國安官員」,如果認爲國軍有作戰需求,因此亟需向美國提出軍購,那也應該透過正式管道說明清楚,而非找「知情人士」向國際媒體放消息。

林憶君質疑,這些對美軍購的消息,連國防部都不敢承認,那恐怕是賴政府從上任至今,遲遲無法與川普政府接觸、展開有效溝通,只好不斷透過「知情人士」到處放消息「輸誠」,希望能夠引起川普政府關愛的眼神。

林憶君強調,在野黨的天職就是監督制衡,但是賴政府知法玩法,「治國不行,製圖造謠最會」,請不要再隨意散播「國家級假訊息」,企圖造成國內訊息混亂,國軍建軍備戰攸關國家存亡,不應該淪爲政治操作的工具,更不應淪爲破壞政府財政紀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