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軍除役鷹式飛彈 擬轉售烏克蘭

圖爲鷹式防空飛彈發射景象。(本報資料照片)

江飛宇小檔案/曾走訪過新加坡航展與珠海航展,雖熱愛軍事,但並不好戰,「武器是工業藝術品,最美好的武器,就是不使用的模樣」。

國軍最後一批鷹式飛彈營正式除役,卸下了保衛臺海空防近60年的重要任務。然而就在除役典禮後不久,外媒就傳出「鷹式飛彈回售美國,再軍援烏克蘭」的消息,一時之間,各個軍事頻道與新聞節目都進行了討論,不過國防部長邱國正卻表示「汰換就要銷燬」,着實相當可惜。

俄烏戰爭走入中期階段,烏克蘭最苦惱的已經不是俄軍的侵略攻擊,而是俄軍持續不斷的空襲與轟炸,因此烏克蘭特別需要各種防空裝備,在如此危急的時期,早已顧不上武器是先進還是老舊,這也使得老舊的鷹式飛彈,也被視爲重要軍援物資。去年下旬,美國就開始協調,把各北約盟國退役與封存的鷹式飛彈,先回售給美國,經過整理與性能改進後,再提供給烏克蘭使用的軍援計劃,目前參與該計劃有西班牙、以色列、科威特,可能也有臺灣。

國軍的鷹式飛彈在國際上頗有聲譽,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國際鷹式飛彈使用單位裡,戰備率最佳的部隊,即使到了服役生涯後期,也保持了相當好的水準。因此國軍的鷹式飛彈仍可算是「熱機」狀態,也就不需要再費心去啓封與檢查。

在消息披露之後,多數國內外評論都是「樂觀其成」的態度,有些認爲這使臺灣也站在北約國家相同立場,雖然可能仍然無法在短期內,形成對臺灣具體的國際防衛盟約,但是實質對烏克蘭的幫助,已站穩「道義盟友」的立場,對於臺灣的國際形象與地位都是有好處的。 然而也有看法認爲,雖然俄羅斯處境孤立,但是臺灣仍然有一部分的物資,如糧食、天然氣,是向俄羅斯購買,明目張膽得罪俄羅斯,也是頗有風險。

不過,這則消息可能從一開始就出現偏差,國防部長邱國正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說:「我們的鷹式飛彈已經有期程,已經在逐年汰除,汰換就是要銷燬,目前已經有一部分交由中科院負責。所以並沒有想要轉賣給哪個國家或單位。」

這似乎否定了美國準備回購鷹式飛彈的消息。事實上,整個說法可能僅是國內媒體的臆測,仔細翻查國外對於「美國計劃回購臺灣鷹式飛彈」的說法,引述的也是「臺灣媒體」。

不過,媒體的建議倒是值得國防部積極推動,因爲拆解鷹式飛彈本身也需要成本,反倒不如成爲國際軍援物資,賣個人情也提升國際形象。事實上,國軍的退役裝備,也有許多援助國際友邦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