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客家母親的愛!邱舒把媽媽的歌唱進大阪世博

文化部策畫「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由9組團隊、6段節目組成 ,其中一段節目爲「咱講的話:阿母的話」 ,由左至右爲客語創作歌手邱舒 、師承念歌國寶楊秀卿的張雅淳 、金曲歌王謝銘祐 。(蔡佩珈攝)

文化部策畫「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由9組團隊、6段節目組成,今日傍晚將在日本大阪世博夢洲園區進行最後一場演出,爲了傳遞臺灣的多元及包容,其中一段節目安排金曲歌王謝銘祐、師承念歌國寶楊秀卿的張雅淳及客語創作歌手邱舒一同演出「咱講的話:阿母的話」,而邱舒特別選唱媽媽的自創曲「思念亻厓個胞衣跡」,她分享,能在國際舞臺歌唱母親的歌,就像世代傳承。

文化部「We TAIWAN」系列活動「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由導演杜思慧、音樂總監卓士堯領軍臺灣9組表演團隊於26至28日一連三天,固定於日本時間下午5點至6點在世博夢洲園區Pop-Up Stage North演出,今日邁入最後一天演出。

「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其中一段節目主題爲「咱講的話:阿母的話」,由謝銘祐、張雅淳及邱舒歌唱「思想起」、「五條港邊」、臺日客語「星星知我心」及「思念亻厓個胞衣跡」等歌曲。

邱舒說,她特別選唱媽媽自創的歌曲〈思念亻厓個胞衣跡〉,是一首關於懷念故鄉的歌,能在這個舞臺唱出媽媽的歌,她認爲是一種世代傳承,也相當貼合「咱講的話:阿母的話」的主題。

謝銘祐則表示,「星星知我心」是1950年代的歌曲,呈現出臺灣音樂受日本演歌薰陶的風格,特別適合這次舞臺,他認爲音樂是最能和平傳遞臺灣價值的媒介。

張雅淳指出,爲了貼合「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主題,她特別改編「思想起」的歌詞,傳達臺灣是座多山的國家,感謝衆神民就像山一樣保護臺灣。這次能跟許多音樂人一起合作,她覺得相當感動,「感覺大家團結在一起,一起呈現臺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