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大峽谷?遭卓揆點名…臺中開放2焚化廠 清運業怒:大排長龍毀生計
臺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10月24日進文山掩埋場視察,並說明,廚餘堆肥前置作業會摻入木屑。圖/陳宏益提供
全臺禁廚餘養豬,廚餘去化成問題,遭臺中民代質疑驚見「廚餘大峽谷」,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點名臺中改進廚餘去化場地,臺中市政府因此開放文山、烏日焚化廠。收運業者抱怨,現在收入來源中斷,雖有清運油資補助,但因民代抗議改進焚化廠,要和垃圾清運業者排隊進廠,大排長龍,浪費更多時間,嚴重影響生計,且廚餘含水量高,恐縮短焚化爐壽命。
環保局說明,掩埋、堆肥或焚化均是合法合規的廚餘去化方式,市府除既有的四處掩埋場將收受的廚餘依規掩埋處置,也將依照中央指引採多元化方式加速去化,包括送進焚化廠妥善處置,每天都是滾動式調配。
民進黨臺中市議員何文海日前質疑,廚餘清運業者進文山掩埋場大排長龍,現場驚見「廚餘大峽谷」,還要等曝曬後才覆土,恐產生惡臭、滋生蚊蠅,這是先進國家的做法嗎?民進黨臺中市議員張芬鬱質疑,掩埋是落後的行爲,痛批,「大里垃圾山、霧峰廚餘坑」,居民難以接受。
環保局說,市府依照中央法令規定的堆肥處置方法,透過瀝乾拌合木屑等副資材、定期原料翻堆通風及半成品靜置熟化,讓廚餘加速發酵,最終制成有機肥循環再利用。堆肥處理過程中藉由發酵可降低臭味,且堆肥區設置於掩埋場內,場區鋪設不透水布、滲水收集送至廢水處理廠,環保局也將持續加強消毒與除臭。
環保局長陳宏益說,以文山焚化爐爲例,它是標準堆肥處理廠,有肥料證,廚餘先瀝水堆肥或掩埋,纔會進爐焚燒,這也是每一處焚化爐的標準配備。后里焚化爐待歲修後,也會投入一同處理。目前臺中有掩埋、堆肥或焚化3種處理方式,每天都是滾動式調配,處理量能絕對沒有問題。
環保局提醒,回收維持現行「垃圾要分類、廚餘分生熟」,廚餘請確實瀝乾水分,並交由清潔隊廚餘車分類回收;清潔隊沿街收運時,稽查人員會隨機破袋檢查,經檢查袋內含三個以上資源回收物,或生、熟廚餘即違規,現場將開立勸導單,確實分類回收後才能收運。
臺中市議員何文海說,廚餘清運業者10月24日排隊進文山掩埋場,現場驚見「廚餘大峽谷」。圖/翻攝自何文海臉書
臺中廚餘清運業者因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嚴重影響生計。記者趙容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