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轉向積極投資 實現退休財務自由
圖/美聯社
退休理財策略衛星資產及避險資產標的
關稅戰警鐘響起,在短短不到幾天內,大部分投資人財富大縮水,尤其開槓杆交易的投資人損失更重,法人表示,如果「被斷頭」,一切就重新歸零,讓積極型投資人的退休理財策略須要重新被定義。
全球資產管理巨擘貝萊德(BlackRock)董事長兼執行長勞倫斯·芬克(Larry Fink)於2025年致投資人年度信函中,針對退休理財提出深刻見解,他表示,社會應重新思考退休規劃方式並建議應從儲蓄轉向投資,實現財務自由的重要性。但這封給投資人的年度信是在關稅貿易戰起之前,然4月開始全球股市即因川普的要關稅戰而劇烈震盪,不少個股甚至腰斬。
芬克在給投資人的信中指出,傳統的退休儲蓄模式已無法應對現代經濟挑戰。他強調,僅依賴儲蓄帳戶或貨幣市場工具,無法提供足夠的回報以支撐長壽社會中的退休生活。因此,建議將退休規劃重心從單純儲蓄轉向積極投資,特別是參與資本市場,以實現財務增值和保障。
根據貝萊德的研究,若投資組合每年能額外獲得0.5%的超額報酬,長期累積下來,將可爲退休生活增加約9年的支出能力。這顯示,透過有效的投資策略,退休資產的增值潛力遠超過單純的儲蓄。
過去退休理財多依賴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僱主的退休金計劃,不管在臺灣或在美國。芬克認爲,現代退休規劃需要個人主動參與,透過投資實現資產增值,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他提到貝萊德正與多家數位財富平臺合作,降低投資門檻,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幫助更多人實現財務目標。
究竟該如何修正退休理財策略?「分散投資」被稱爲「唯一的免費午餐」,這也是Harry Markowitz和Bill Sharpe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倡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形成約60%股票和40%債券配置的標準投資組合基礎。
隨全球金融體系發展,柯克強調,「股六債四」投資組合可能已無法體現分散投資的精髓,未來標準投資組合可能更像是「股五債三其他二」,而「其他」是指房地產、基礎建設和私募信貸等私募資產。